2025-03-02 21:14:18 | 二手车
一直以来,中大型SUV市场热度不减,很多车企都瞄准这一细分领域大做文章,今天我们来看看2025年要上市的中大型SUV,马上过年了,老图还坚持着更新,点个关注不过分哈~~
小米YU7 经常出现在我们的推文中,YU7有着小米汽车家族式外观,雨滴式大灯与“回”型尾灯在YU7上也毫无违和感。该车尺寸为4999*1996*1608mm,轴距3000mm。
小米SU7 的ULTRA车型将于今年3月份上市,YU7则预计在6-7月份上市,该车售价预计在23到40万元之间。此外,小米还在酝酿第三款车型,可能代号昆仑,是一台增程SUV,尺寸将比YU7还要大。这玩意来了还得了?老图的小米车主群抖破千了,还都是期待纯电的,如果有增程版本那还得了?
YU7有单电机和双电机两款车型,单电机总功率235千瓦,总马力320牛米,配备 磷酸铁锂电池 ;双电机总功率508千瓦,总马力691匹,用的是宁德时代的 三元锂电池 。
大众 途昂 PRO
全新的大众途昂PRO车型计划于今年第一季度上市,该车外观设计与现款的途昂相比,更加富有科技感。新车在途昂原有的轮廓下加入了电气化元素,前脸采用大面积的灯带和熏黑饰板,取消了镀铬进气格栅。该车尺寸为5158*1991*1788mm,轴距2980mm。整车长度比现款增加了106mm。
途昂PRO将搭载第五代EA888发动机,该发动机还带有轻混系统,采用VTG可变截面涡轮技术。
长安启源Q07
启源Q07采用全新的设计理念,前脸封闭格栅和分体大灯看起来很立体,星环日行灯中央镶嵌着启源LOGO。整个前脸看起来端庄大气,力量感强。车身侧面高腰线设计和熏黑的轮眉抬高了车辆的视觉高度,尾部回环形灯带也很立体。该车尺寸为4837*1920*1690mm,轴距2905mm。
内饰方面,启源Q07设计较为简洁,线条平直,双色拼接内饰比较稳重。该车内部配置较高,主副驾驶配有座椅通风、加热、按摩等功能,后排座椅也配有通风和加热功能。
启源Q07来自全新的SDA全电平台,搭载智慧蓝鲸3.0系统。该车将搭载1.5T发动机,纯电续航215公里,综合续航1400公里。
星途揽月
在去年10月中旬,星途揽月新款车型就出现在了工信部申报名单中,不过新车型到目前还没有发布。该车共发布了燃油版和插混版两款车型,外观方面,横向镀铬格栅粗壮大气,车辆高腰线设计没有复杂的线条,但看起来很稳重。尾部设计上,星途揽月采用了平直的灯组设计,看起来高级感满满。该车尺寸为5010*1940*1800mm。
燃油版揽月搭载2.0T四缸发动机,最大功率192千瓦,搭载8AT变速箱;混动版搭载1.5T发动机,最大功率115千瓦,此外它还配有一块34.46度的 三元锂电池 ,纯电续航143公里。
传祺S7
S7将于今年一季度上市,该车尺寸为4900*1950*1780mm,轴距2880mm。S7外观设计简洁大气又立体,星环日行灯并没有采用平直设计,而是加入了凹陷,这有别于其他车型,细微的变化也算是独树一帜。尾部方面,“回”形设计高级感很强,辨识度也较高。
来到内部,S7的中控设计线条平直,比较简单,中控屏幕内置高通8295芯片。车内还配备了2个无线充电、HUD等配置。作为中大型车,S7支持第二排全平放倒,行李空间可达2050L。
动力方面,S7提供插混和增程两款动力,综合续航里程超过1000公里。
小鹏G9
2025年,小鹏也有不少新车要上市,力争做到销售35万台。在去年年底,小鹏发布了鲲鹏超级系统,“鲲”就代表了增程。
新款的G9计划在第一季度推出,新车取消了激光雷达,转而换装了纯视觉智驾方案,为全系标配。该车将采用单电机和双电机两种驱动,功率分别为286千瓦和441千瓦。车辆还换装了79千瓦时和93.1千瓦时的电池,续航里程分别为680公里、710公里和748公里。车辆除高配为 三元锂电池 外,其余均为 磷酸铁锂电池 。
新车延续了现款的外观,没有太多改变,星环日行灯和分体大灯辨识度较高,车辆底部加入了黑色条形格栅,开口尺寸变小,内部加入了毫米波雷达。
特斯拉 Model Y 焕新版
目前,新款的Model Y已经陆续到店,网上的曝光量也越来越多。与老款相比,焕新版加入了星环日行灯和分体大灯,大灯旁还有导流槽造型,可以说是完全换了个脸。纵观整个车身,焕新版依旧采用了“鼠标”轮廓,车身长度4797mm,比老款增加47mm,车身宽度仅仅窄了1mm,其余参数则没有变化。新车比较耐看的是尾部设计,贯穿尾灯与车头呼应,采用映射光源,质感和辨识度都有所提升。新车还推出一款新配色,为冰河蓝,不过依旧要加价选购。
内饰方面,中控的改动并不大,中控屏幕尺寸升级到15.4英寸,氛围灯改为环抱式,点亮效果更好。值得一提的是,新车为后排增加了一块8英寸屏幕,可以玩游戏看视频,还可以控制空调和座椅,但因为是装在中央扶手后部,受位置所限,比较低,长时间观看有点累。
动力方面,后驱版采用单电机驱动,依旧是 磷酸铁锂电池 储电,总功率220千瓦,CLTC续航593公里;全轮驱动版331千瓦, 三元锂电池 储电,CLTC续航719公里。
深蓝S09
前面我们介绍了启源Q07,接下来我们来说说出自同门的深蓝S09。该车计划2025年年内上市。
深蓝S09采用贯穿日行灯设计,分体大灯。整个车身轮廓饱满、沉稳。车辆尾部也有贯穿尾灯与车头呼应。该车尺寸为5205*1996*1800mm,轴距3105mm,尺寸直逼 理想L9 。
动力方面,深蓝S09将搭载深蓝超级增程2.0技术,分别采用单双电机驱动,搭载1.5T增程器最大马力150匹。该车双电机总功率231千瓦,双电机362千瓦。全车将配备 磷酸铁锂电池 储电。
问界M8
鸿蒙智行2025年推出的车型中,M8当属重磅,该车将在今年年内上市。M8尺寸为5190*1999*1795mm,轴距3105mm,尺寸与M9接近,该车也是对标理想L9的车型。
M8外观设计比较亮眼,星环日行灯下挂大灯的设计比较新颖,整个圆润的车身稳重大气,可以说又形成了问界系列的另外一种风格。新车中控将采用三联屏设计,整天线条简约。
动力方面,M8将继续采用增程模式,配备1.5T增程器,最大功率118千瓦。此外车辆还配备了双电机驱动,总功率达393千瓦,更多信息让我们拭目以待。
捷途纵横G700
<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图说汽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同属于安徽汽车厂商的奇瑞和江淮,各有千秋。奇瑞在乘用车领域的整车产品、销售渠道和服务网络都强于江淮。商用车领域,江淮的产品、网络、服务都比奇瑞好。奇瑞在核心技术动力总成方面优于江淮。在产品一致性和整车制造水平上,江淮优于奇瑞。
乘用车板块
随着奇瑞较早布局乘用车领域,从第一代风云开始,奇瑞开始深耕家用车市场。那一年,它甚至打出了十年创新、百万中国车的英雄口号。2019年,奇瑞集团累计销量为74.5万辆,三大产品品牌——奇瑞汽车新一代Tiggo8和Arrizo系列、奇瑞控股捷途系列年销量均突破10万辆。 二手车
江淮从2007年开始进入乘用车领域,比奇瑞晚了很多。其首款B级轿车岳斌上市后,表现也非常一般。后期,同悦、何_、瑞丰S3均有不错的市场表现,月销量均超万台。最新的佳悦A5表现不错,上市40天销量突破万辆。2019年,江淮集团销量为42.1万辆。
商用车板块
在商用车领域,奇瑞和江淮正好相反。江淮汽车从1954年开始用商用车建造工厂。经过多年的吸收、改进和创新,逐渐在国内商用车领域站稳脚跟,商用车种类繁多,配置齐全,价格丰富。旗下的康灵、凌俊、帅铃、格尔发重卡和星瑞轻型商用车在各自细分市场均表现出色。江淮商用车2019年销量23万辆。
奇瑞商用车包括三个子公司:卡里汽车、卡里绿卡和巴士。目前主要销售的车型有K50、K50S、李淑昕轻卡等车型。由于进入商用车领域较晚,国内卡车市场基本被前几家车企占据,奇瑞商用车在细分市场只有一定的销量。
核心技术及动力总成板块
在R&D方面,奇瑞拥有超过5500名国际汽车设计工程师的团队,在2019年汽车专利创新指数榜单中以4387件的专利数量获得第一名。在发动机研发方面,奇瑞完成了第三代发动机的研发,多台发动机获得中国十佳发动机称号。其自主研发的ACTECO第三代1.6TGDI缸内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燃油效率超过37.1%,已达到全球领先水平,荣获2019中国心十佳发动机。
奇瑞仍在开发基于平台的设计。平台化设计的优势在于,可以使产品技术成熟、质量稳定、开发速度快,加速产品迭代。目前奇瑞的所有产品都是基于T1X、M1X、M3X和新能源专属平台四大产品平台开发的。
在新技术和自动驾驶方面,奇瑞很早就完成了“奇瑞LIONCherylion”的智能化战略。实车在ADAS领域配备了ACC、AEB、APA等先进的驾驶员辅助功能。目前,L2自动驾驶车型已经实现量产。预计2020年实现L3有条件无人驾驶技术,2025年实现L4高度自动驾驶技术。
江淮汽车还拥有一支近5000名国际R&D工程师的团队。通过整合全球优秀R&D资源,进一步深化以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合丰R&D中心)和工业设计中心为主体,海外R&D中心为支撑(意大利R&D中心和日本R&D中心),高校和科研院所为联盟(天津大学内燃机研究所),全球专业设计机构和核心供应商为合作的多层次创新和R&D体系建设。在发动机的研发和制造方面,形成了包括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和替代燃料在内的GREENJET品牌。它拥有1.5T+6DCT白金传动系统。在自动驾驶方面,L2自动驾驶已应用于全系列乘用车,L3自动驾驶将于2021年实现产业化。同时,L4自动驾驶技术也在研发中。
写在最后,通过上述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奇瑞和江淮两家汽车厂商都有各自的侧重点或者说是行业优势。在乘用车领域,奇瑞的瑞虎系列、艾瑞泽系列都有很好的市场占比,单一车型在细分市场销量排前。在商用车领域江淮的瑞风商务车、康铃、骏铃、帅铃、格尔发重卡也是行业翘楚,占据市场举足亲重的地位。同时两家车企都很重视研发投入和新技术应用。特别是江淮和大众进行合资后,全面导入大众VDA质量管理体系,并在全公司推广应用,其乘用车产品还与合资公司产品共线生产,相信江淮在产品品控上会有不错的进步。
百万购车补贴
二手车(https://www.2che168.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尹同跃十年磨一剑,奇瑞汽车大象转身的相关内容。
一时陷入低谷不可怕,怕的是丧失了逆袭的勇气和信心,从此就会一蹶不振。自主品牌领头羊 奇瑞 汽车,经历了低谷之后,凭借深厚造车底蕴和不屈韧性,重新崛起并一飞冲天。“汽车老兵”尹同跃十年磨一剑,带领奇瑞终于实现了大象转身。
1. 尹同跃十年磨一剑2012年以前,奇瑞汽车在自主销冠的宝座上,一坐就是十多年。2013年,奇瑞月销量首次跌出车企销量排行榜前十。不过,这都在尹同跃的预料之中。奇瑞很早就意识到,在逐渐成熟且竞争激烈的车市中,狂飙突进式的低水平扩张无法持续。坚持长期主义的奇瑞,不仅想走得快,更想走得稳走得远。于是,在自己巅峰时刻的2010年,奇瑞决定战略转型,不惜破釜沉舟也要变革,因为不破不立,先破才能后立。
当年奇瑞战略转型的决心有多大,从尹同跃那句振聋发聩的话中,便可见一斑:“宁可销量排名跌出前十,也要完成奇瑞的战略转型。”当然,战略转型不会一蹴而就,保持住定力,耐得住寂寞,奇瑞需要经受重重考验。此后十年,奇瑞年销量起起伏伏,徘徊在70万辆左右,甚至数次下滑,遭遇很多非议。幸运的是,尹同跃十年磨一剑,奇瑞经历十年的积累,终于厚积薄发,大踏步迈进硕果累累的收获季。
2. 破而后立一飞冲天从2021年开始,奇瑞驶入了发展快车道。这一年,奇瑞销量同比大涨31.9%,一路增至96万辆。2021年有两个车企堪称“大黑马”,其一是 比亚迪 ,乘着新能源汽车的 东风 ,成为增速最快的车企;其二是奇瑞汽车,破而后立迎来爆发期,增速仅次于比亚迪。2022年,奇瑞爆卖123万辆,同比大涨28.2%,增速依旧位居行业第二。奇瑞创下四个纪录:销量首破百万,营收首超2000亿,年度出口首破45万辆,新能源汽车首超20万辆。
进入2023年,奇瑞继续乘风破浪,7月销量破15万辆,创历史新高,连续14个月销量超10万。今年前7个月,奇瑞累计售出89.2万辆,同比增长47%。增速越来越快。如今,奇瑞稳居国内乘用车市场前五,自主品牌前三,销量成绩含金量十足。时代浪潮冲击之下,车市整体增量放缓、增速下降,奇瑞这样的亮眼成绩,在普遍愁云惨雾的车企中显得鹤立鸡群。2021年之前,可以说是国产车被合资车压制的阶段,而之后就成了国产车重点突破并赶超的阶段,一飞冲天的奇瑞崛起正当时。
3. 奇瑞汽车大象转身更重要的是,经历战略转型的阵痛期后,奇瑞汽车这头大象终于实现转身。首先,一改“理工男”形象,贴上“全科生”标签,完成华丽变身。旗下 星途 、奇瑞、 捷途 、ICAR四大子品牌,全线破局重塑,奇瑞进阶成为更加受欢迎的国民品牌。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逆势下上扬,销量与品牌双双大幅提升的“奇瑞现象”,成为汽车行业研究焦点,注定在中国品牌汽车近十年的发展史册上写下浓厚一笔。
其次,“全球奇瑞”全面升维,国内和海外并重。2001年奇瑞 风云 轿车出口叙利亚,开启整车出口序幕,如今奇瑞已经连续20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尤其是最近三年,奇瑞出口数量翻了三倍,在总销量中的比重,从不足三分之一到超过半壁江山。奇瑞2021年出口26.9万辆,占比28%;2022年45.1万辆,占比37%;今年上半年39.4万辆,占比53%。奇瑞不仅是“窝里横”,而且在海外也非常“横”。
最后, 奇瑞新能源 汽车落子完成,处于火山爆发前夜。依托“瑶光2025”战略,布局火星架构、鲲鹏动力、雄狮科技、银河生态等四大核心技术领域,奇瑞走上混动、增程、纯电、氢能等多条技术路线。奇瑞品牌新能源汽车渐入佳境,星途的星纪元系列蓄势待发,全新电动品牌iCAR正式登场。以领跑之势走在新能源汽车方阵前列,奇瑞的新战略、新技术、新品牌,将为中国汽车“换道超车”注入更强自信。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象视汽车100,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以上就是二手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江淮车和奇瑞车哪个更好,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二手车:www.2che168.com2025-02-07 23:20:15
2025-02-03 20:55:24
2025-02-15 20:59:28
2025-01-31 14:57:13
2025-02-06 18:07:51
2025-02-03 02:4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