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09 22:12:35 | 二手车
对于汽车行业而言,当下是一个没有任何定数可言的时代。
潮起潮落间可以成为万人追捧的英雄,也可以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那些曾经站在聚光灯下,挥斥方遒的新造车创始人,如今一半默然离场。造车新势力在经历1.0时代的大洗牌之后,目前局势日趋稳定。以蔚来、小鹏、理想、威马、合众、零跑为首的六家新势力车企也正式进入更加残酷的2.0争夺战,
当然其间不乏会偶尔出现一些“不怕死”的勇敢者,对于他们而言,资本、商业、造车依旧是充满无限期待和诱惑力。
不怕死的还有谁?
今早的邮箱里,莫名的出现了一份邮件,标题为《TA来了TA来了,TA带着“健康车生活”来了!》,虽然被定位为广告邮件,但“TA来了”还是吸引我打开邮件。
“7月18日,一场独一无二的车界“健康盛宴”即将震撼上演!本次的重量级主角当然是——它!”
“7月18日,天美ET5即将国内首发亮相并公布售价区间。”
如果不是邮件提醒,天美汽车这个全新汽车品牌近乎被我遗憾在某个角落里。
自4月天美首款车型正式命名为ET5后,这家所谓的造车新势力鲜有进展。而不疼不痒的发布公关稿件这种老套传播形式,似乎并无法激起对于这款车型的兴趣。
反倒是其背后创始人创维黄宏生的故事更为精彩。
正如我上述所说,这家所谓的造车新势力,其实并不新。因为在天美汽车诞生之前,黄宏生已经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奋战了十年。
黄宏生曾于2010年12月成立开沃新能源汽车;如今的开沃新能源基本覆盖了从电动大巴、物流车、环卫车到各类城市公共商用车类型。
比起格力董明珠、恒大许家印,创维的黄宏生或许才是严格意义上进入新能源汽车的第一批跨界商人。
2016年黄宏生注册“SKYWELL”商标,中文译名开沃。而2019年11月成立的天美汽车英文名也刚好是"SKYWELL",近同创维的“Skyworth”,黄宏生刻意让开沃和天美都带上All is well的美好寓意。
可对于外界而言,这位已在家电业拼搏了半辈子的彩电“大王”跨界进入汽车领域,除了想要更多的资本之外,已步入花甲的“60后”造车新人似乎没有更多理由去坚持这项“永远无尽头的马拉松”。
备受外界质疑也成为了天美汽车未出师前的标签。
但其实,这样的质疑是有依据的。
作为国产彩电的龙头企业,我们想象中的创维本该是一个赚得盆满钵满的形象。可自2016年度创维以994万台的出货量位居国内彩电第一品牌,市场份额接近20%后,创维的营销数据一直“不在线”。
2017年,创维累计国内销售彩电数量仅为781万台,国内市场份额降至16.44%;2018年,创维迎来了上市以来最大的业绩溃败,2017-2018财年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超过60%。
近日(6月15日),创维集团股价跌破2港元,并于6月17日停牌并发布公告,首次大额回购股票。创维拟斥资10.9984亿港元,以每股2.8港元的价格,回购并注销最多3.928亿股股份,占总股份约12.83%,将以现金支付。
这样节节败退的创维,完全反射出其产品力不足、品牌力得不到市场认可的现状。
可就在这样的困局中,黄宏生还是坚定的要走新能源汽车之路,天美汽车必须诞生。
如果预估无误,天美汽车是黄宏生第二次创业的核心。
有了开沃商用车作为前提保障,天美汽车的到来,无疑让黄宏生的新能源布局实现商用车、乘用车“两条腿”走路。
可问题来了,造车新势力市场加快优胜劣汰,已经进入竞争拉力的2.0时代,黄宏生的天美汽车并没有占据太多的优势,这样的“后发登场”,胜算多少呢?
新势力的2.0争夺战
在经历了一轮洗牌后,造车新势力迎来了近几年顺风顺水的时期。
蔚来前脚和6家银行谈拢104亿元的综合授信,后脚又被腾讯再次增持。
7月13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文件显示,蔚来汽车获得腾讯控股的普通股股份持股增持,从15.1%提升16.3%,腾讯成为蔚来第二大股东。
不光是腾讯,被资本市场看好的还有理想汽车,小鹏汽车。美团、小米的频频出手,让造车新势力市场大有兴兴向荣之势。
新势力市场似乎已经走到了旁人嘴里“优胜劣汰之后,能剩下的都是王者”的这个时代。
先来看一下蔚来早期发布的财报情况。
5月28日晚,蔚来公布的2020年一季度财报显示,蔚来汽车总收入同比下降15.9%至13.72亿元;净亏损同比下降35.5%至16.918亿元,成为蔚来上市以来最低单季亏损。
1-6月蔚来销量为14,169辆,同比增长了87.9%,其中6月单月销量3,740辆,同比增长179.1%。在大型纯电SUV市场,蔚来成为了实现破万辆的品牌。肉眼可见的优势力量正在向蔚来倾倒,今年的李斌一定不会是最惨的人。
而理想汽车方面,提交IPO招股书,赴美上市已是板上钉钉。争气的理想ONE上半年累计销量为9,500辆,其中6月销量1,834辆。
作为一款2019年年底才正式批量交付的车型,理想ONE实现了行业内不可复制的好成绩,自主新造车企业半年销量排名第二。这样的理想汽车,难怪王兴总是不遗余力地表示着对于理想汽车的好感,“如果不出什么大意外,理想ONE应该会成为造车新势力里第一款交付超过10万辆的车型”。
目前造车新势力的向上趋势,连行业分析师的态度也发生了明显的转变。
比如,摩根大通和美国银行不仅上调蔚来目标股价,还预估了蔚来汽车到2022年的月销量将达到1万辆,实现营业利润收支平衡,将占中国高端电动汽车市场的19%。
而理想方面,在正常的资本运营之外,更加看中L4级自动驾驶该如何从出行服务和物流服务切入市场,这与王兴的观点不谋而合。
如果理想汽车成功上市,曾承诺“三年内不会有其他产品迭代”的理想汽车也必然会在无人驾驶智能领域有更多的突破。
无疑在当下的新势力车企中,智能出行、智能车机、5G服务,成为了造车新势力步入2.0时代后最直观且最根本的生存之道。
黄宏生的冒险方式
或许正是因为当前第一阶梯的车企们好事不断,让天美汽车此时的入局显得略微尴尬。
无论开沃的销量和布局在新能源商用车行业具备哪些优势,但在乘用车市场,天美汽车依旧还是新人,它将会面临一系列用户问题:大家如何认识你,感知你,体验你,愿意花费近15万元的费用购买你,这些和商用车行业,家电行业完全没有可比性的问题正压向这个全新品牌。
但已经在开沃商用车上占足先机的黄宏生显然不会因为这些没有解决的问题而放弃入局乘用车的机会。
对于天美汽车,黄宏生曾有过这样的解读,“我血液里还有一点冒险的基因,追求新的事业版图是我冒险的一种方式。新能源乘用车称是百年一遇的汽车行业喜马拉雅山,那天美汽车一定是振兴民族工业的一次全情投入。”
可即便黄宏生慷慨激昂的给天美汽车注入美好的憧憬,对于行业而言,天美汽车还是需要重走造车新势力初期之路,它需要产品力,需要渠道,需要营销,需要资金。
当然这一切,在黄宏生眼里都不是问题。
创维的渠道布局囊括全中国,从家电行业复制粘贴到汽车行业,这似乎已经轻车熟路。
但愿,这样的轻车熟路可以换来天美汽车的美好开局。
在黄宏生2019年对外披露的时间表里有一串惊人的数字,“到2025年,开沃汽车的收入要突破1200亿元,其中实现大客车、轻型客车、乘用车年产销量分别是3万辆、7万辆和50万辆,主营业务收入分别是200亿、200亿和500亿,此外零部件的主营业务收入为300亿;天美汽车预计乘用车的产销量是50万辆,从2019年到2025年,要完成50万产销量、500亿收入。”
有人说,黄宏生该是疯了;有人说,黄宏生真是不懂汽车。
但对于一个64岁的企业家而言,疯狂一把又如何?
比起需要不断融资来补给的其他新势力,黄宏生的天美汽车似乎可以把钱放在其次,毕竟人家要做的是振兴民族工业,这个梦想和决心,不疯狂岂能做到。
文/james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 月 21 日举办的 哪吒汽车 科技日上,哪吒汽车发布了全新的“浩智战略 2.0”,一次性亮相了五大技术和产品,包括浩智超算、浩智滑板底盘、浩智增程和浩智热控,涵盖纯电和增程路线,涉及从智舱、智驾到三电领域的全部技术。
汽车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革新,此次的哪吒科技日可谓是干货满满,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回顾重点知识,小伙伴们记得做好笔记。
浩智超算
发布会上,首先亮相的是浩智超算。据悉,浩智超算是哪吒汽车基于山海平台可成长式电子电气架构打造的一系列控制器产品,具有高智能、高集成、高安全、体积小、平台适用性强等特点,为哪吒汽车产品智能化提供技术支撑。
浩智超算实现业界首创融合网关域控,融合智能网关、动力控制、能量管理、智能诊断等七大核心系统功能,并进一步开发了浩智融合中央域控产品,为整车提供高速领航、记忆泊车、城市领航、智能网关、动力与能量、车身与热管理等 10 大核心功能的深度集成和集中运算处理能力。
对于用户来说,有了浩智超算的帮助,在驾驶汽车时候,可以自由选择定义汽车内的相关功能,使用起来非常灵活便利,还可应用于多种驾车场景。
浩智滑板底盘
第二款发布的技术是浩智滑板底盘,其采用新一代 EEI 中央电气架构、CTC 电池系统、全线控底盘,并通过一体化压铸工艺和铝合金型材能量舱结合的设计,将电池能量舱与车身结构结合为一体,实现了更强的通用性、更大的载电量、纳米级的安装精度和更高的刚度。该平台实现了上下车体的解耦,适用于轿车、 SUV 、 MPV 、 旅行车 、皮卡等车型。
据介绍,全新浩智滑板底盘支持400V和800V双平台,零百加速可达3.5秒,百公里电耗11kWh,充电15分钟续航增加500km,最高车速200km/h,CLTC续航超过1000km。
一直以来,汽车的安全都是不容忽视的问题,生命面前人类的力量过于渺小,不过在浩智滑板底盘技术上,增强了汽车底盘刚度、提升了电池安全可靠性,最重要的是还整体提升了汽车性能,让其更好地为哪吒汽车服务,让用户开车更加放心。
浩智电驱系统
一直以来,新能源车主最为头疼的问题莫过是续航里程方面的问题,而此次发布会,哪吒汽车也针对新能源车主的痛点给出了答案。
在用户最关心的电驱系统方面,哪吒汽车发布了180kW 400V电驱系统和250kW 800V高压SiC电驱系统,采用了三合一结构,集成了电机、减速器和控制器,最高转速可达2万转、扭矩可达4850N•m、单电机零百加速小于6秒、车内噪音小于38分贝。
此外,由于400V和800V软硬件共平台设计的架构,理想状态下充电5分钟,即可实现200公里续航,而且完美兼容家用充电桩和公共充电桩。据悉,首款180kW/200kW产品计划今年10月量产。
浩智增程系统
考虑到长途行驶需求和避免充电焦虑,哪吒汽车未来仍将持续提供 增程式 插混车型。
据悉,全新浩智增程使用了高效增程专用阿特金森发动机,油电转换率高达3.26kWh/L,更加节能省油。在高静谧性和高集成方面,浩智增程发动机曲轴系统使用小间隙设计,发电机和发动机直连、飞轮转子一体化设计,使得NVH性能大幅提升,同时,使得体积、重量都大幅缩小。
此外,哪吒汽车还透露,下一代储备技术将融合人-车-路智能控制、多合一集成、扁线油冷发电机等,使增程器油电转换率提升至3.4kWh/L,静音效果达到75分贝,并计划将在2025年推出。
有了浩智增程系统技术的加持,往后的车辆在油耗上的表现会更节能省油,而且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也会远离噪音打扰,出行更舒适。
浩智热控
最后一个亮相的技术产品是浩智热控,这个技术主要是解决冬季驾车续航里程缩减的问题。
据悉,浩智热控主要强调了热泵空调技术,具有低能耗、宽温域、高集成的特征,制热功耗小于800W,冬季续航提升高达20%。此外,浩智热控系统工作温度低至零下35℃,热泵模式工作温度低至零下20℃,其可谓是解决了“电动车冬季续航里程大幅缩水”这一大行业痛点。
与此同时,哪吒汽车还将于9月启动“浩智科技”智慧工厂的投产,这个工厂将采用“自研自造+开放合作”双模式,来保障“浩智技术品牌2.0”能够实现真正落地。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哪吒汽车还宣布这些技术将面向全行业开放,并计划在2024和2025年分别推出2.0和3.0版本的热控系统。据哪吒汽车透露,其实一直有海外车企在跟他们进行交流,业界猜测哪吒汽车也会与国外车企或新势力合作。
汽车网评: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在“内卷”中前行,车企稍有不慎就会掉队。哪吒汽车显然是深知这一点,此次的哪吒科技日上所展示的五大技术成果往后都是围绕哪吒汽车产品,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用车体验,相信此次科技日也让更多的用户感受到了哪吒在产品方面的诚意。
而有着这五大技术的支持,想必哪吒汽车再往后战事不断升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里也会开辟更多的赛道。
2022年,哪吒累计实现销量超15万辆,同比增长118%,成为首个年销量突破15万辆的新势力品牌,跨入了销量第一梯队。7月,哪吒汽车全系交付10,039台。截至2023年7月底,哪吒汽车累计交付320,506台。同时,哪吒2023年仍然保持25万辆的全年销量目标不变。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网评,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二手车(https://www.2che168.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下线,中国汽车在一起转动命运齿轮的相关内容。
2021年5月比亚迪完成中国首个1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历时13年。从100万辆到300万辆,比亚迪仅耗时一年半;而从300万辆到500万辆,比亚迪只用了9个月。这是比亚迪造车的故事,也是中国品牌造车的缩影。
作者:冷山
图片:网络
1886年1月29日,德国专利局批准了全球首份汽车专利申请,至此世界上首台汽车诞生。那一年是光绪十二年。数年之后的清光绪24年,中英德签署《英德续垡合同》,借出一亿两白银;中德签署了《胶澳租界条约》,租出胶州湾九十九年。同年,人类历史上首次车展在法国巴黎举办;亦是同年,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病逝。
俾斯麦曾说过:“失败是坚忍的最后考验,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诚然,听起来充满了“社会达尔文主义”下的物竞天择和弱肉强食,无数善良而勤劳的农耕文明在西方的工业化水平下吃尽苦头,但却很少有人提及那名言的下一句——“对于不屈不挠的人来说,没有失败这回事”。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第七个年头,在《论十大关系》的讨论会议上,伟人曾说过:“什么时候能坐上我们自己造的小汽车来开会就好了”。毫无疑问,这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启蒙金句,于是在简陋的生产车间里、清脆的敲敲打打声之间,中国汽车工业开始萌芽。但遗憾的是,受限于薄弱的工业基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进程相当缓慢,此后的20年内仍未出现实质性的向上迁跃。
正因如此,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注重以“市场换技术”的总体方针,通过引入海外优秀车企的入华合资办厂,侧面建立并带动国内的汽车产业链有序发展。彼时,全球汽车市场的基本秩序已经确立,欧、美、日坐拥先发优势,在整车制造的技术层面三足鼎立,而从“零”开始仿制的我们,直到千禧年之后仍未掌握燃油车时代的核心技术,反而仿制现象仍然存在。
尽管“以某换某”的策略一定程度上有效,也让我们一度成为汽车产销量大国,但却始终无法打破欧、美、日的核心技术封锁成为汽车制造强国——当材料学裹挟下的核心技术成为梦魇,我们便只能维持在“照猫画虎”阶段,这一点军迷们应会感同身受。
然而汽车产业经济规模大、涉及范围广,对国民经济具有很强带动作用,甚至可追溯到钢铁、精密机械制造、自动化、AI、能源,交通,金融等领域,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谁掌握了汽车产业链条,谁便拥有开辟国民经济水平的巨大“车轮”。
一言以蔽之,若将汽车工业核心技术落实装车并将汽车作为商品销往全球,便能带动万亿级市场,极大化反哺国内经济并提高国民生活水平。所以,另辟新赛道于汽车工业,方为刺破封锁打开经济新格局的方向。
好在,我们做到了。
比亚迪,“轻舟已过万重山”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快速增长,2015年以来连续五年位居全球第一,累计推广超过480万辆,占全球的50%以上。而根据此前乘联会公开的最新数据,2023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1-6月销量达到605万台,同比增长45%,其中中国占比60%。
由此可见,经过长达四个五年计划的推动和扶持,我国终于在第五个五年计划中成为拥有汽车工业核心技术的强国。其中最坚定的践行者,当属领头羊比亚迪。
前不久,比亚迪迎来了第5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的历史性时刻,掌门人王传福在台上几度哽咽,感叹中国新能源事业发展之高效的同时,也哭诉了中国汽车工业的血泪史。要知道,现如今比亚迪作为国内顶级新能源车企,坐拥全球领先的三电核心技术及全产业链自主研发优势,已成为全球销量最高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燃油车时代的比亚迪一直在为新能源时代蓄势,面对相当大的不确定性,连王传福自己也倍感不易。毕竟任何获得市场认可的技术路线都需要先期的洞察、中期的蛰伏、后期的笃定,比亚迪也不例外。
王传福称,在过往20年中,有四分之三的时间是在做产业“破冰”和生存挑战,历经数个至暗时刻。
“插电混动市场份额小,技术需要进一步的优化和突破,这条路线当时被诸多汽车公司放弃,比亚迪内部对此也有争议,但我还是拍板,要继续走插混路线,必须咬牙坚持下去,即使走错了也认了。”
在最近的12年,比亚迪有 11年的研发投入超过了当年的净利润,很多时候还是净利润的3至4倍。2017 年到2019年,比亚迪连续三年净利润大幅下滑,但即使在最艰难的2019年,只有19亿元净利润的比亚迪,全年研发投入仍达到84亿元。
发布会上王传福说道:“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熬到春天”。情绪起伏间,印证了罗曼·罗兰的那句至理名言——“伟大的背后都是苦难”。
但值得肯定的是,比亚迪强大的核心技术与我国能源安全战略高度契合,并碰撞出无限可能。
数据显示,比亚迪2020年全年销量仍维持在40万辆左右,总体市占率为2%。发布第四代DM技术后,比亚迪全年实现70万辆的销售成绩,市占率提高至3%。而在第四代DM落实到几乎所有在售车型上的2022年,比亚迪全年销量为186万辆,市占率已来到8%,位列厂商销量榜首。乘联会月度数据显示,随着比亚迪在今年推出众多子品牌和细分车型,比亚迪1-7月销量已达到150万辆,总体市占率为11.5%。显而易见,技术已成为比亚迪的第一生产力。
倘若用另一种方式诠释技术的重要性更为直观:2021年5月比亚迪完成中国首个1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历时13年。从100万辆到300万辆,比亚迪仅耗时一年半;而从300万辆到500万辆,比亚迪只用了9个月。
此时的比亚迪,可谓“轻舟已过万重山”。但此时王传福认为,“这是比亚迪造车的故事,也是中国品牌造车的缩影。”
在一起,“命运的齿轮”才能继续转动
今年1月12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了一份权威数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02.1万辆和2686.4万辆。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品牌表现亮眼,其乘用车市场份额接近50%,夺得权重新高。
肉眼可见的是,中国汽车市场将常态化的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据此,王传福表示:“2025年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超60%,中国汽车品牌市场份额将提升至70%,实现跨越式发展,彼时将出现世界级的中国汽车品牌。”
市场份额的争夺也是技术路线的争夺,将最终决定市场容量的上限。这一点,王传福认为单靠比亚迪无法完成,需要中国汽车品牌在一起,齐心协力做大做强,将中国汽车的新能源产业优势发挥到极致。
除了国内市场,海外市场依旧不能忽视。欧洲作为汽车工业的发源地,造车工艺、品质要求、消费理念均领先于世界。与此同时,欧洲是全球第二大新能源汽车销售市场,上半年所有电动车总销量为141.8万辆,接近美国的3倍,渗透率高达21%。
欧洲是中国汽车品质的试金石。抢滩欧洲的难度,无异于打一次属于中国汽车的“诺曼底”战役。
去年下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首度吹响出海集结号,一众中国新能源车品牌于巴黎车展集体登台亮相,引得国外媒体乃至政要连连惊呼。展会上,法国总统马克龙甚至在采访中呼吁对欧洲的电动汽车产业和市场给予更多支持,呼吁中使用了“必须觉醒”四个字。
纵观中国汽车工业过去的70年,几时让欧洲车企产生过丝毫危机感?或许危机感的背后,是作为工业革命发源地对于其行业地位的狐疑,是作为汽车发源地对于技术路线信心的动摇,再究其根本,既有可能是领先姿态的终止,也有可能是破绽初现的开始。 二手车
截至目前,中国汽车品牌已在欧洲打下良好开局,包括比亚迪在内的多家中国车企均持续开拓欧洲市场,数据显示今年1-5月欧洲注册量第一的是中国品牌电动车,而根据德国施密特汽车研究公司预计,截至2030年,中国电动汽车在西欧的销量将增至120万辆,占整个电动汽车市场的8%。
面对巨大的市场潜力,王传福的那句“在一起,才是中国汽车”犹如金玉之言——或许只有中国汽车继续抱团,才能让中国汽车工业命运的齿轮转动下去,畅销海内外。
三个司机观点:
全球各地汽车发展史约等于寻求差异化的历史,例如欧洲发明汽车,用工业化产品代替了畜力的同时,让汽车这个新兴事物变成有钱人的玩具;北美普惠汽车,将有钱人的玩具变成平民载具,补强经济增速;日本将成本做到极致,汽车变成终极利润工具,解释了工业革命红利的终极形态;而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以匹配能源战略,强化其能源端“战略”属性。
中国汽车的崛起的确意味着中国能源安全战略的有效实施,但隐藏于更深层次的,是以比亚迪为首的民族企业以“技术为先,产业报国”的态度和决心,以及产业背后不再受制于人的全新业态。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三个司机,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以上就是二手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不怕死的天美汽车(哪吒汽车科技日 | 浩智战略 2.0正式发布,干货满满)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二手车:www.2che168.com新能源继续变革奇瑞汽车新能源战略重磅发布4月7日,以“科技·进化”为主题的2023奇瑞汽车新能源之夜在北京水立方盛大举办,在“瑶光2025”战略赋能下,奇瑞集团发布在新能源领域的新战略、新技术、新品牌、新产品。奇瑞、星途、捷途、iCAR四大品牌全方位展示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成果和规划,共同打造了令人心潮澎湃的奇瑞“新能源之夜”,全面彰显奇瑞集团拥抱新能源的远见和决心,实现新能
奇瑞汽车发布新能源战略新技术新品牌新产品干货满满周五,北京,2023奇瑞汽车新能源之夜,奇瑞集团发布在新能源领域的新战略、新技术、新品牌、新产品,涉及奇瑞、星途、捷途、iCAR四大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成果和规划,这也标志着奇瑞集团拥抱新能源,实现新能源、智能化赛道的加速布局的决心和勇气。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国忠表示,用户是伙伴更是朋友,高手在民间,我们
新政解读:《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正式发布2020年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到2025年,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相较于去年12月工信部发布的《征求意见稿》,此次正式文件在充换电、氢燃料、智能汽车、动力电池等方面进行了
【汽车人】现代汽车:充满挑战的2024虽然营业利润连续两年破纪录,但现代汽车在2024年想要继续保持高增长,可能面临多重挑战。文/《汽车人》麦可2024年开年,现代汽车在中国取得了不错的开始。北京现代1月销量达到22501辆,同比增长12%。而凭借全球其他市场的良好表现,现代在2023财年(12月期)也拿出了一份相当亮眼的报表。2024年1月25日
哪吒汽车,被低估的“技术宅”?2018年才正式成立的哪吒汽车,在造车新势力中并不算显眼,毕竟和大多数造车新势力不同的是,哪吒在产品上并没有一开始就采用“高举高打”的策略,而是靠着哪吒V(现换代成哪吒AYA)和哪吒U这两大定价亲民的产品,来支撑前期的发展。哪吒V哪吒AYA哪吒U而在品牌发展后期,随着市场消费需求的变化,产品价值向上成了主旋律,哪吒汽车也
新《规划》发布,明确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路线自2012年国务院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以来,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由此,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向更高质量的发展提供更有力支撑。《规划》提出,未来,我国新能源汽
新能源汽车下乡,坎儿在哪撰文/钱亚光编辑/周洲设计/师超当下,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拉动汽车销量增长的重要动力。根据乘联会数据,2023年4月,新能源汽车零售52.7万辆,同比增长85.6%,渗透率达32.3%,较去年同期25.7%的渗透率提升6.6个百分点。1-4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零售累计销量184.3万辆,同比增长36%。然而,2023年3月,纯电乘用车在县乡地
唐新能源想问一下,唐燃油版和混动版除了动力以为,操控差别大不大在探讨唐新能源燃油版和混动版的操控差异时,我们不得不深入分析。从环保和预算的角度出发,唐DM与燃油版之间的抉择不仅仅是8万价格差和节省的多年燃油费用。如果你倾向于环保和节能,并且考虑长期使用成本,混动版可能显得更为经济和明智。然而,如果你追求的是操控性能,那么燃油版可能是你的首选。无论选择哪一种,唐新能源都保证了
2025-02-04 07:10:11
2025-02-28 01:03:26
2025-02-10 22:21:45
2025-02-23 23:06:33
2025-03-02 01:10:06
2025-01-27 17:2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