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2024年,车企依然逃不过残酷的“价格战”(超过日本车!中国汽车出口将登全球第一,比亚迪笑到最后)

2024-06-20 09:51:55 | 二手车

今天二手车小编为大家带来了2024年,车企依然逃不过残酷的“价格战”(超过日本车!中国汽车出口将登全球第一,比亚迪笑到最后),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2024年,车企依然逃不过残酷的“价格战”(超过日本车!中国汽车出口将登全球第一,比亚迪笑到最后)

2024年,车企依然逃不过残酷的“价格战”

【导语:大家对国内汽车市场在2024年的价格战是有预期的。但是,今年1月以来,由理想和

特斯拉

两家车企发起价格战,还是出乎了不少人的意料。在2024年的中国汽车市场,各家车企应该还是逃不过降价的“命运”。】

撰文|张大川、编辑|禾  子

1月1日,特斯拉率先宣布调价,推出

Model 3

后驱现车保险补贴及低息金融政策,总优惠幅度高达2.2万元。正当大家还没有完全消化完特斯拉的调价信息后,

理想汽车

也宣布,2024款理想汽车将在3月发布并开启交付,而与此同时,其将对2023款车型推出专项优惠活动,旗下车型降价幅度在3万元以上,值得一提的是,

理想L7

的起售价首次降到30万元以内。

△理想L7的起售价首次来到30万元以内

紧接着,在1月12日,特斯拉再接再厉对Model 3/Y的后轮驱动版及长续航版售价进行调整,下调幅度6500元至15500元不等。调价之后的焕新版Model 3及

Model Y

迎来了国内市场的史上最低价的同时,更是比其在欧洲销售的同款车型拥有非常明显的价格优势。以Model Y后轮驱动版,就比德国同款便宜10万元以上。不得不说,新年刚刚开始,国内汽车市场的价格战已硝烟弥漫。

△调价之后的焕新版Model 3及Model Y在国内市场迎来史上最低价

理想今年恐面临不小考验

理想汽车在1月份降价有些出乎人们的意料。毕竟理想汽车在2023年是表现最好的新势力车企。但理想汽车面临的挑战也日趋激烈,其中同样拥有

增程式

版本的

AITO

问界新M7就成为理想L7的最直接竞争对手,而定价更高的

问界M9

对于

理想L8

和L9也有一定的分流作用。

△AITO问界品牌对理想汽车的销量分流效果明显

互联网上有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周销量,问界已经力压理想,这对于在2024年定下了80万辆销售目标的理想汽车来说并不是什么好消息。对于理想汽车来说,其进军

纯电动

市场的首款车型MEGA自然是重中之重。但是之前高达60万的预售价格以及国内

纯电动

市场同样白热化的竞争,就注定着这款车型可能很难帮助理想在销量上有所提升。因而由L7/L8/L9组成的

增程式

车型产品矩阵,将依然会是理想达成目标的主力车型。为此,理想一方面需要对产品改款升级,以确保三款车型在细分市场中拥有一定的竞争力,尤其是AITO问界系列所搭载的华为鸿蒙智能座舱和华为ADS 2.0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都将成为理想汽车需要直接来应对的强有力的挑战。而另一方面,在冰箱彩电大沙发这些舒适性配置已经被竞争对手广泛采纳且理想汽车在产品力层面短时间内缺乏突破的情况下,那么降价就成为最好的武器,能够在短时间内激发终端销量。

△三款

增程式

SUV

依然是理想汽车的销量担当

对于理想汽车来说,全系下调价格在3万元以上,且L7进入到30万元价格以内的杀伤力还是有的。下一步就看AITO问界品牌如何来接招。毕竟理想汽车已经开始实现盈利,李想手头有比余承东更多的子弹能够打出来。当然,也不排除一种可能就是理想汽车这次降价之后,终端销量依然没有起色,那么理想汽车就会陷入到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

在中国新势力车企中,

蔚来

小鹏

以及哪吒在理想汽车之前都做过冠军,

威马汽车

也拿过亚军,但后来都曾经迎来过一段时间的低谷。2023年对于理想汽车来说的确是比较顺,无论是在销量还是在利润方面,都领跑国内市场。但是,无论是

增程式

还是冰箱彩电大沙发,都是竞争对手比较容易模仿和学习的。也就是说,理想汽车制胜的法宝在一两年内就会成为市场上的标配。所以,如何打造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核心竞争力,并持续在这个领域不断深耕,确保自己能够实现长期领跑,是理想以及其他新势力需要去学习的。

承压的特斯拉又举起价格屠刀

在2023年第四季度,

比亚迪

纯电动

汽车的销量上已经超过了特斯拉,成为全球最大的

纯电动

汽车销售车企。之前,比亚迪凭借DM -i插混车型的优势,只是在新能源汽车整体销量上领先特斯拉,而特斯拉则保有

纯电动

车销量的冠军。而随着比亚迪在电动车领域的接连突破,特斯拉已经无法守住

纯电动

车企冠军的宝座了。当然,在比亚迪的电动车销量中,诸如

海豚

/

海鸥

、元这样的入门级车型占据了比较大的比重,而特斯拉的2.5万美元入门级电动车离开上市还很遥远。但是从某个角度来看,确保自己不被比亚迪拉开更大的距离,可能也是促动特斯拉降价的原因之一。

△在2023年第四季度,比亚迪在

纯电动

汽车的销量上已超过特斯拉

不过,在2024年首月的销售数据还没有出炉的情况下就选择降价,无外乎两方面的可能性,一方面是其所储备的订单数据有所下滑,特斯拉依然希望能够通过降价来获得更多的新增订单;另一方面,马斯克以及特斯拉高层可能制定了更为激进的销量目标。在全球经济局势依然不甚明朗的情况下,特斯拉需要通过降价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当然,还有一个需要特斯拉正视的现状就是,目前在销售的两款主力车型Model 3和Model Y已经问世很久,两款车型需要进行一个大改款而非中期改款来确保自己的竞争力。从国内电动车市场来看,无论是续航,还是算力,特斯拉的两款车型在纸面数据上并不占优。能够支持特斯拉在中国电动车市场上依然跻身主流的原因,更多还是对马斯克个人或者特斯拉品牌的青睐。

不过,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Model 3和Model Y迟迟未能迎来更新也有一个好处就是,经过之前几年的销售,其实两款车型的研发投入和各种前期投入都已经被极大地摊薄。这也就意味着特斯拉手头其实是有更多的空间来调整终端售价的。更何况当下锂矿价格走低,让特斯拉能够在降价和毛利率之前能够确保一个很好的平衡。考虑到特斯拉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软件领域的开发,因此也不排除特斯拉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依然会依靠这两款车型在乘用车市场打拼的可能性。

△Model 3和Model Y的研发投入和各种前期投入都已经被极大地摊薄

大众电动车要在欧洲开卷

不仅国内市场卷,全球市场也如此。据《欧洲汽车新闻》报道,

大众

汽车正在酝酿在法国、比利时、挪威等多个欧洲市场对旗下ID.系列进行大幅调价。与此同时,还会对ID.系列车型的配置进行提升。通过提升性价比,来增加其在欧洲市场的终端销量。

毫无疑问,大众在中国市场上尝到了ID.3降价的甜头,正在希望将相关的成功复制到欧洲市场。

2023年,大众在欧洲电动车市场上表现不俗,在多个主要国家的电动车销量排行榜上排名靠前。大众、

斯柯达

奥迪

等多个品牌,在各自的细分市场上都有一定的斩获。但从整体来看,大众在欧洲的电动车市场表现并没有达到之前的预期,多个电动车工厂还经历了停工和裁员。而在2024,上汽、比亚迪的电动车将进一步发力欧洲电动车市场。与其坐视竞争对手做大,大众还不如未雨绸缪,主动进行降价反攻。

△大众在欧洲的电动车市场表现并没有达到之前的预期

大众能有这样降价的底气,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和其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密切相关。当下,当中在欧洲销售的ID.3的价格大约2.5倍于国内同款车型。虽然无法猜测大众在国内销售的ID.3是否亏损,但毫无疑问,在欧洲销售的ID.3肯定不便宜。通过在国内压低供应商的价格,然后将同样的零部件运往欧洲组装整车进行销售,也是帮助大众能够在欧洲市场进行降价的主要原因之一。毕竟,欧洲是大众的主场,是大众输不起的最重要市场。

△大众在国内的降价也会对大众降低欧洲的成本起到关键作用

点评

但凡产能过剩的问题没有解决,车企之间最能够依赖且最直接的武器还是只有降价。无论是特斯拉还是理想,都是2023年国内汽车市场上的第一阵营的车企。它们在1月份还未过半的情况下就主动选择调价,这些都预示着2024年的汽车市场还会是一片腥风血雨。降价,对于很多车企来说,会让本来就不高的毛利率进一步承压。而对于国内一众新势力车企来说,降价还有另外一层深意,它意味着一直在亏损的车企,盈利的前景更加渺茫。2024年,可能对大部分车企来说,日子不一定会好过。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禾颜阅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2024年,车企依然逃不过残酷的“价格战”(超过日本车!中国汽车出口将登全球第一,比亚迪笑到最后)

超过日本车!中国汽车出口将登全球第一,比亚迪笑到最后

年销有望突破3000万辆

作者|楚门

站在2023年最后一个工作日回望,中国汽车终于出息了。

今年全年出口量超越日本,

成世界第一已成定局

2009年,我国产销量超过1350万辆,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在此之后连续十几年,一直保持着这个纪录。

和国产市场相比,国外需要和当地巨头抢份额,所以通常意义上出口量的高低,更能说明产品的质量和口碑。

这一年,内卷虽然是行业底色,但也说明中国车企不甘落后,他们在互搏中不断锤炼。用短短几年的时间,就跑过海外车企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路。

成果显而易见,2023年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新能源汽车,最关键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电车,开始驶向全球各个角落。

01

新能源车狂飙

昨天,日本共同社报道称,根据日本汽车工业协会(JAMA)公布的数据,今年中国汽车的

出口量预计将超过日本

,首次成为世界第一。

日本汽车工业协会(JAMA)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中国汽车出口量已达

441.2万辆

,同比增长65.1%,超过了日本同期399万辆的出口量。

这也意味着,中国汽车出口量将首次登顶世界第一。

事实上,早在

第一季度

,中国就以106.9万台的出口量,超过了日本同期汽车出口的104.7万辆,同比增长54%,并首次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彼时,韩国媒体感叹,对中国汽车口碑和市场份额变化非常震惊,韩国《朝鲜日报》写道,“中国汽车出口在2021年首次超过韩国,去年超过了德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出口国,今年一季度

居然超过了日本

。”

不仅仅是一季度,第二季度结束后,《日本经济新闻》发文称,中国汽车产业在2023年的上半年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出口国,日本人也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有日本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汽车企业在国际市场大幅扩张的同时,日本企业的海外业务却止步不前,“中国汽车出口超越日本

只是时间问题

!”

在这之前,中国出口量在2020年还保持在100万辆左右,随后迎来爆发式增长,在2021年达到201.5万辆,去年则再次翻倍至311.1万辆。

为什么中国汽车出口量会突飞猛进?

日本人将其归因于

新能源汽车大爆发

,认为今年中国汽车出口量的贡献主要来自电动汽车的出口。

据中汽协统计,今年前11个月,新能源汽车出口量为109.1万辆,

同比增长83.5%

此外,在国际冲突的背景下,不少车企已经撤出俄罗斯,而我们向俄罗斯出口的燃油车则在迅速增长。

日媒认为,究其原因,是中国车企在

政府扶持

下不断提高技术能力,实现了低价且高质量

纯电动

汽车的出口增长。现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出口量不仅在比利时、英国等欧洲市场获得增长,在被日企视为重要市场的东南亚,同样是狂飙突进。

诚然,一些客观因素为我国汽车出口提供了有利条件,但这样的结果并非偶然,而是中国汽车产业多年发展的必然。

从2009年的十城千辆开始,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就开始野蛮生长,过程虽然有过虚假、骗补等现象,但也孕育出了蔚小理、小米、华为等新选手。新能源时代,彻底让中国汽车实现弯道超车。

02

比亚迪或超特斯拉

中国成为最大的汽车出口国,自然离不开国内车企助力。

从中汽协披露的数据来看,今年1-11月整车出口量贡献最多的是

上汽集团

,以106.7万辆斩获榜首,同比增长20.8%,已经超过了上汽去年全年的出口量。

排在上汽之后的则是

奇瑞

长安

长城

、吉利等自主车企。其中,奇瑞出口量为83.7万辆,同比增长1.1倍,长城出口量为28.3万辆,同比增长84.8%。

今年1-11月,中国整车出口企业中,

上汽集团

、奇瑞汽车、长安汽车、长城汽车、

吉利汽车

、东风汽车、

比亚迪

等成了

主力军

而从增速来看,比亚迪则最快,出口量大幅增长,前11个月共计出口新车21.6万辆,同比增长3.6倍,要知道去年全年比亚迪的出口量才5.36万辆。

出口量暴涨的同时,比亚迪的体量也在迅速壮大。彭博社27日做出预测,2023年第四季度,比亚迪电动车的销量

可能会超过特斯拉,成为全球第一

彭博社指出,相比于

特斯拉二手车

较高的售价,比亚迪销量高的车型在价格方面比特斯拉更有竞争力。

“这将成为电动汽车市场的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转折点,也进一步证实中国在全球汽车产业日益增强的影响力。”

美国商业内幕网也认同彭博社的预测,并用数据给出了证明,今年第三季度,比亚迪电动车销量

仅比特斯拉少3000辆

。因此分析师认为在公布今年第四季度销量数据时,比亚迪很有可能超越特斯拉。

在国内,有第三方12月2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12月1日-12月24日中国市场新能源品牌销量排行榜中,比亚迪以18万辆的销量,远高于排名第二的特斯拉(6.02万辆)。

按照11月1日-11月26日的销量,比亚迪当时为17.8万辆,以此推算,其12月批发量或将超过11月。如果12月最后一周继续保持现有增速,实现全年销售目标基本问题不大。

彭博社也认为,在收入、利润和市值等数据上,

特斯拉目前仍然领先比亚迪

不过美国投资研究机构伯恩斯坦(Bernstein)的分析师预计,这其中的差距会在

明年大幅缩小

。他们预计特斯拉2024年全年销售额将达到1140亿美元,比亚迪则为1120亿美元。单从这两个预测数据来看,二者已经非常接近了。

德国新闻电视频道网站表示,特斯拉最强的攻擂者不是德国或者日本车企,而是在德国鲜为人知的比亚迪。

2009年,中国首次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2015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2023年,中国又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

接下来的竞争同样显而易见,那就是AI,不止一位大佬判断,汽车的未来,将AI和机器人。

美银美林曾发布一份报告,称“到2030年,中国有望超过美国,

成为AI的世界领导者

。”

这也意味着,中国汽车增长的势能仍将继续,在全球汽车行业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超电实验室,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2024年,车企依然逃不过残酷的“价格战”(超过日本车!中国汽车出口将登全球第一,比亚迪笑到最后)

电动汽车销量排行榜前十名2024年

1. 比亚迪

比亚迪品牌诞生于深圳,成立于1995年,业务涵盖汽车、轨道交通、新能源和电子四大领域。2003年,比亚迪成为全球第二大充电电池生产商,并在同年成立比亚迪汽车。比亚迪汽车坚持自主研发、自主生产、自主品牌的发展道路,产品设计融合国际时尚与中式审美。

2. 特斯拉汽车

特斯拉是一家美国电动汽车及能源公司,总部位于帕洛阿托,由马丁·艾伯哈德和马克·塔彭宁于2003年7月1日共同创立。公司命名为“特斯拉汽车”,以纪念物理学家尼古拉·特斯拉。

3. 上汽通用五菱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SGMW)成立于2002年11月18日,由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原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组建。公司前身可追溯至1958年成立的柳州动力机械厂。

4. 吉利汽车

吉利汽车集团隶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总部位于浙江杭州。吉利汽车在多地建有汽车整车和动力总成制造基地,并在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设有海外工厂。作为中国领先的汽车制造商,吉利汽车致力于成为具有竞争力和受人尊敬的中国汽车品牌。

5. 奇瑞汽车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1月8日,以打造“国际品牌”为目标。经过多年的创新发展,奇瑞汽车已成为国内最大的自主品牌汽车制造企业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乘用车出口企业。

6. 上汽乘用车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是上汽集团的全资子公司,负责自主品牌汽车的研发、制造与销售。自成立起,上汽乘用车便依托上汽集团多年的技术、制造、采购、营销和管理优势,以高品质的产品与服务满足市场需求。

7. 广汽埃安新能源

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7月28日,法定代表人为冯兴亚。公司推出多款新能源汽车,包括AION LX Plus、AION V Plus、AION S Plus、AION Y等,致力于提供科技领先的出行体验。

8. 理想汽车

理想汽车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成立于2015年7月,总部位于北京。公司拥有自有的生产基地位于江苏常州,通过创新和技术研发,为家庭用户提供安全、便捷的产品和服务。

9. 合众新能源

合众新能源是新创车企中具有自建工厂和生产资质的企业之一。桐乡智慧生态工厂于2018年建成,一期规划产能为5万台/年,占地400余亩,总建筑面积达96762平方米。

10. 长城汽车

长城汽车成立于1984年,总部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公司主要生产SUV、轿车、皮卡及新能源汽车等车型,是中国首家在香港H股上市的民营整车汽车企业,也是国内规模最大的SUV、皮卡专业厂和跨国公司。

以上就是二手车整理的2024年,车企依然逃不过残酷的“价格战”(超过日本车!中国汽车出口将登全球第一,比亚迪笑到最后)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二手车。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2024年,车企依然逃不过残酷的“价格战”(超过日本车!中国汽车出口将登全球第一,比亚迪笑到最后)”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