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虚张声势”的理想榜单,藏了太多猫腻! 超过日本车!中国汽车出口将登全球第一,比亚迪笑到最后

2024-06-24 11:04:55 | 二手车

“虚张声势”的理想榜单,藏了太多猫腻! 超过日本车!中国汽车出口将登全球第一,比亚迪笑到最后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二手车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虚张声势”的理想榜单,藏了太多猫腻! 超过日本车!中国汽车出口将登全球第一,比亚迪笑到最后

“虚张声势”的理想榜单,藏了太多猫腻!

大佬之间的骂战,是普通人最容易接触到的真实商战。

7月11日,理想汽车公布今年第28周的销量排行榜,理想毫无悬念地第一。

但这份榜单发布不到2小时,小鹏高管坐不住了。

小鹏汽车产品营销总经理黄泓霖质疑榜单上关于小鹏的销量数据,并嘲讽理想是不靠谱的“路边社”。

紧接着,他又直言:“以上关于小鹏信息都是假的,好饭不怕晚,我们没必要虚张声势的晒战报秀肌肉。”

理想的一份销量榜单,为何能与“虚张声势”扯上关系?

纵观理想今年的成绩,可谓风光无限:上半年累计销量13.9万辆,是小鹏的3倍多。

这样的表现,还有必要“虚张声势”吗?

还真有。

01

.

铁打的理想,流水的榜单

理想很懂得怎么做榜单。

过去蔚小理一家亲、各自销量半斤八两的时候,理想在其发布的榜单上照旧能稳居第一。

只不过,榜单的名称多加了些定语,只统计细分市场。

今年,虽然理想的销量节节攀升,但是榜单上暗藏的小心思一点没少。

今年1到5月,理想屡屡打破自己单月交付的记录,月销量从1.5万辆突破到2万辆。上个月,更是突破3万辆大关。

相比之下,蔚来、小鹏今年的单月交付,常常只有几千辆。

当蔚小理变“理蔚小”,理想的榜单制作也悄然发生变化。

首先更换定语+挑选对手,让自己继续稳居第一。

销量爆发后,理想的榜单不再统计细分市场,但统计的仍不是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比亚迪、特斯拉这两座大山,理想暂时还翻不过去。

于是,理想的榜单聚焦在“造车新势力”身上。

可即便如此,仍有不少眼尖的网友发现了猫腻。

榜单上有不少背靠传统车企的造车新势力,比如比亚迪的腾势、吉利的极氪、长安的深蓝、长城的魏牌。

唯独不见广汽的埃安。

一个很可能的原因是:埃安的表现太凶悍了,上半年一共交付了20万辆。

如果埃安上了榜,理想就要被挤到第二了。

其次是卷起了榜单的发布时间。

在传统车企的时代,汽车销量的统计常常以季度、半年或全年为界。

而当造车新势力逐渐掌握话语权时,受互联网玩法的影响,榜单制作的速度明显提升,月销量榜单成为主流。

最近两个月,甚至出现了周销量榜单。

谁受益最大?还是稳居第一的理想。

02

.

“捧一踩一”背后,理想藏了两个小心机

理想为何执着于“做第一”?

一个肉眼可见的好处,自然是有利于宣传,扩大声势。二手车

不论是造车新势力,还是全盘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毕竟沾染了一个“新”,都有提升知名度的强烈需求,否则很难打开局面。

但是如果想通过宣传提升知名度,基本只有两条路可走。

要么砸钱营销,要么制造话题。

众所周知,理想素有“抠厂”的称号。

李想本人曾公开谈到过理想汽车的成本控制,比如出差需要购买折扣最低的机票;将“理想智造”改为“理想”,只是为了降低线下店的灯箱制造成本。

他还曾在微博上表示:(理想)品牌市场费用率是0.6%,包含了品牌所有的公关、活动、广告、车展、发布会、车主运营等,几万元的费用我都要审批,避免乱花钱。

类似榜单这样的话题制造,就成了更适合理想的宣传路线。

不过,理想的目的也不全是为了提升品牌知名度。

1、超越BBA,必须要会搞“噱头”

李想在微博与网友交流中曾说:我们核心关注的一直都是BBA的盘子。

6月13日,李想重申:“本周我们仅通过三款SUV,超过了BBA任何一个品牌在中国市场全部SUV产品的销量之和;随着纯电车型以及明年理想L6的交付,我们有信心在2024年实现总销量超过BBA。”

挑战BBA,固然勇气可嘉,但是任务十分艰巨。

2022年,BBA之中,在中国销量最低的奥迪也有64万辆,销量最高的宝马更是高达79万辆。

与之相比,理想今年的目标是30万辆,差距很大。

面对与BBA之间的差距,理想如何迎头赶上?

做好产品是一方面,但升级品牌力,引导用户把它们放在一起比较,也同样是关键。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金错刀车评,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虚张声势”的理想榜单,藏了太多猫腻! 超过日本车!中国汽车出口将登全球第一,比亚迪笑到最后

超过日本车!中国汽车出口将登全球第一,比亚迪笑到最后

年销有望突破3000万辆

作者|楚门

站在2023年最后一个工作日回望,中国汽车终于出息了。

今年全年出口量超越日本,

成世界第一已成定局

2009年,我国产销量超过1350万辆,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在此之后连续十几年,一直保持着这个纪录。

和国产市场相比,国外需要和当地巨头抢份额,所以通常意义上出口量的高低,更能说明产品的质量和口碑。

这一年,内卷虽然是行业底色,但也说明中国车企不甘落后,他们在互搏中不断锤炼。用短短几年的时间,就跑过海外车企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路。

成果显而易见,2023年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新能源汽车,最关键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电车,开始驶向全球各个角落。

01

新能源车狂飙

昨天,日本共同社报道称,根据日本汽车工业协会(JAMA)公布的数据,今年中国汽车的

出口量预计将超过日本

,首次成为世界第一。

日本汽车工业协会(JAMA)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中国汽车出口量已达

441.2万辆

,同比增长65.1%,超过了日本同期399万辆的出口量。

这也意味着,中国汽车出口量将首次登顶世界第一。

事实上,早在

第一季度

,中国就以106.9万台的出口量,超过了日本同期汽车出口的104.7万辆,同比增长54%,并首次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彼时,韩国媒体感叹,对中国汽车口碑和市场份额变化非常震惊,韩国《朝鲜日报》写道,“中国汽车出口在2021年首次超过韩国,去年超过了德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出口国,今年一季度

居然超过了日本

。”

不仅仅是一季度,第二季度结束后,《日本经济新闻》发文称,中国汽车产业在2023年的上半年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出口国,日本人也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有日本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汽车企业在国际市场大幅扩张的同时,日本企业的海外业务却止步不前,“中国汽车出口超越日本

只是时间问题

!”

在这之前,中国出口量在2020年还保持在100万辆左右,随后迎来爆发式增长,在2021年达到201.5万辆,去年则再次翻倍至311.1万辆。

为什么中国汽车出口量会突飞猛进?

日本人将其归因于

新能源汽车大爆发

,认为今年中国汽车出口量的贡献主要来自电动汽车的出口。

据中汽协统计,今年前11个月,新能源汽车出口量为109.1万辆,

同比增长83.5%

此外,在国际冲突的背景下,不少车企已经撤出俄罗斯,而我们向俄罗斯出口的燃油车则在迅速增长。

日媒认为,究其原因,是中国车企在

政府扶持

下不断提高技术能力,实现了低价且高质量

纯电动

汽车的出口增长。现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出口量不仅在比利时、英国等欧洲市场获得增长,在被日企视为重要市场的东南亚,同样是狂飙突进。

诚然,一些客观因素为我国汽车出口提供了有利条件,但这样的结果并非偶然,而是中国汽车产业多年发展的必然。

从2009年的十城千辆开始,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就开始野蛮生长,过程虽然有过虚假、骗补等现象,但也孕育出了蔚小理、小米、华为等新选手。新能源时代,彻底让中国汽车实现弯道超车。

02

比亚迪或超特斯拉

中国成为最大的汽车出口国,自然离不开国内车企助力。

从中汽协披露的数据来看,今年1-11月整车出口量贡献最多的是

上汽集团

,以106.7万辆斩获榜首,同比增长20.8%,已经超过了上汽去年全年的出口量。

排在上汽之后的则是

奇瑞

长安

长城

、吉利等自主车企。其中,奇瑞出口量为83.7万辆,同比增长1.1倍,长城出口量为28.3万辆,同比增长84.8%。

今年1-11月,中国整车出口企业中,

上汽集团

、奇瑞汽车、长安汽车、长城汽车、

吉利汽车

、东风汽车、

比亚迪

等成了

主力军

而从增速来看,比亚迪则最快,出口量大幅增长,前11个月共计出口新车21.6万辆,同比增长3.6倍,要知道去年全年比亚迪的出口量才5.36万辆。

出口量暴涨的同时,比亚迪的体量也在迅速壮大。彭博社27日做出预测,2023年第四季度,比亚迪电动车的销量

可能会超过特斯拉,成为全球第一

彭博社指出,相比于

特斯拉

较高的售价,比亚迪销量高的车型在价格方面比特斯拉更有竞争力。

“这将成为电动汽车市场的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转折点,也进一步证实中国在全球汽车产业日益增强的影响力。”

美国商业内幕网也认同彭博社的预测,并用数据给出了证明,今年第三季度,比亚迪电动车销量

仅比特斯拉少3000辆

。因此分析师认为在公布今年第四季度销量数据时,比亚迪很有可能超越特斯拉。

在国内,有第三方12月2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12月1日-12月24日中国市场新能源品牌销量排行榜中,比亚迪以18万辆的销量,远高于排名第二的特斯拉(6.02万辆)。

按照11月1日-11月26日的销量,比亚迪当时为17.8万辆,以此推算,其12月批发量或将超过11月。如果12月最后一周继续保持现有增速,实现全年销售目标基本问题不大。

彭博社也认为,在收入、利润和市值等数据上,

特斯拉目前仍然领先比亚迪

不过美国投资研究机构伯恩斯坦(Bernstein)的分析师预计,这其中的差距会在

明年大幅缩小

。他们预计特斯拉2024年全年销售额将达到1140亿美元,比亚迪则为1120亿美元。单从这两个预测数据来看,二者已经非常接近了。

德国新闻电视频道网站表示,特斯拉最强的攻擂者不是德国或者日本车企,而是在德国鲜为人知的比亚迪。

2009年,中国首次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2015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2023年,中国又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

接下来的竞争同样显而易见,那就是AI,不止一位大佬判断,汽车的未来,将AI和机器人。

美银美林曾发布一份报告,称“到2030年,中国有望超过美国,

成为AI的世界领导者

。”

这也意味着,中国汽车增长的势能仍将继续,在全球汽车行业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超电实验室,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虚张声势”的理想榜单,藏了太多猫腻! 超过日本车!中国汽车出口将登全球第一,比亚迪笑到最后

电动汽车销量排行榜前十名2024年

1. 比亚迪

比亚迪品牌诞生于深圳,成立于1995年,业务涵盖汽车、轨道交通、新能源和电子四大领域。2003年,比亚迪成为全球第二大充电电池生产商,并在同年成立比亚迪汽车。比亚迪汽车坚持自主研发、自主生产、自主品牌的发展道路,产品设计融合国际时尚与中式审美。

2. 特斯拉汽车

特斯拉是一家美国电动汽车及能源公司,总部位于帕洛阿托,由马丁·艾伯哈德和马克·塔彭宁于2003年7月1日共同创立。公司命名为“特斯拉汽车”,以纪念物理学家尼古拉·特斯拉。

3. 上汽通用五菱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SGMW)成立于2002年11月18日,由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原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组建。公司前身可追溯至1958年成立的柳州动力机械厂。

4. 吉利汽车

吉利汽车集团隶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总部位于浙江杭州。吉利汽车在多地建有汽车整车和动力总成制造基地,并在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设有海外工厂。作为中国领先的汽车制造商,吉利汽车致力于成为具有竞争力和受人尊敬的中国汽车品牌。

5. 奇瑞汽车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1月8日,以打造“国际品牌”为目标。经过多年的创新发展,奇瑞汽车已成为国内最大的自主品牌汽车制造企业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乘用车出口企业。

6. 上汽乘用车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是上汽集团的全资子公司,负责自主品牌汽车的研发、制造与销售。自成立起,上汽乘用车便依托上汽集团多年的技术、制造、采购、营销和管理优势,以高品质的产品与服务满足市场需求。

7. 广汽埃安新能源

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7月28日,法定代表人为冯兴亚。公司推出多款新能源汽车,包括AION LX Plus、AION V Plus、AION S Plus、AION Y等,致力于提供科技领先的出行体验。

8. 理想汽车

理想汽车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成立于2015年7月,总部位于北京。公司拥有自有的生产基地位于江苏常州,通过创新和技术研发,为家庭用户提供安全、便捷的产品和服务。

9. 合众新能源

合众新能源是新创车企中具有自建工厂和生产资质的企业之一。桐乡智慧生态工厂于2018年建成,一期规划产能为5万台/年,占地400余亩,总建筑面积达96762平方米。

10. 长城汽车

长城汽车成立于1984年,总部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公司主要生产SUV、轿车、皮卡及新能源汽车等车型,是中国首家在香港H股上市的民营整车汽车企业,也是国内规模最大的SUV、皮卡专业厂和跨国公司。

以上就是二手车为大家带来的“虚张声势”的理想榜单,藏了太多猫腻! 超过日本车!中国汽车出口将登全球第一,比亚迪笑到最后,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虚张声势”的理想榜单,藏了太多猫腻! 超过日本车!中国汽车出口将登全球第一,比亚迪笑到最后”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