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9 08:44:05 | 二手车
新能源与智能化变革之下,中国汽车市场持续内卷,加速演变。2023年广汽
本田
稳中求新,立足“提质增效稳健发展、新能源生态优化布局、智能科技生态持续突破”三大事业支撑,累计产销突破1000万辆,全年销量超64万辆。
坚持长期主义,提质增效稳健发展
2023年,广汽本田三车进入热销强势循环,事业基盘稳健。凭借驾趣、品质与智能科技等出色产品体验,广汽本田电动化产品矩阵累计销量超11万辆,
雅阁
、二手车
皓影
、型格三车全年平均月销超万辆,稳定了主流能源市场份额。雅阁作为中高级轿车市场的价值标杆,上半年以三智科技重构产品实力,三四季度持续发力,12月销量23,392辆,全年累计销量171,200辆,四季度销量环比增长64.8%,强者恒强。皓影凭借“一车全场景、一车跑天下”的产品价值实力,12月销量18,844辆,全年累计销量132,870辆,同比增长3.4%。
雅阁
皓影
作为广汽本田战略中级车,型格异军突起,12月销量17,623辆,全年累计销量130,236辆,同比增长57.2%,远超中级车市场平均增幅。
型格
型格HATCHBACK
除了主力产品热销,广汽本田还实现了蝉联用户价值奖项、荣获卓越品牌口碑的成绩。始终以用户价值为导向,坚持“造用户最放心的车,做社会最放心的企业”,2023年广汽本田成为中国汽车史上首个蝉联J.D. Power中国新车质量研究SM(IQS)四连冠,销售服务满意度SM (SSI)和售后服务满意度SM (CSI)三连冠的品牌。
在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开启国际赛道同样成为广汽本田2023年的发展亮点,不仅再创合资出口行业标杆,事业模式更实现多维并进。致在和
奥德赛
混动车型分别出口至欧洲、日本市场,双车出口销量超2万辆,制造实力得到海外市场认可。
驾趣不止,新能源生态布局初见成效
作为新能源部署的重要支点,广汽
本田e
:NP品牌再推新款,扩充纯电产品矩阵,持续为用户提供有驾驶乐趣的产品。全新
纯电动
车型e:NP2极湃2在2023广州车展首次实车亮相,并将于今年上半年正式上市。到2027年,e:NP品牌将累计推出5款纯电车型。
e:NP2极湃2
除了纯电产品,“插混双子星”的推出,更是为行业定义了新能源出行最优解。2023年,广汽本田进军高增长插混市场,在至关重要的中高级市场重磅推出全新雅阁e:PHEV和全新一代皓影e:PHEV,引领新能源生态技术向上。
为了打造新能源生态的先进智造基石,广汽本田今年将投产全新“数智·零碳”工厂。新工厂将实现数字化智能造车,全流程绿色低碳,推动企业在2045年前、力争2040年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中和。
科技创变,智能生态布局持续突破
发力新智动科技,i-MMD技术带来兼顾极致驾趣与电动化价值的高能效出行体验。第四代i-MMD插混系统,不惧严寒高温、不惧任何路况,解决了传统插混和增程车型存在的“亏电后动力大幅下降/油耗快速上升”的问题,实用性更强。同时,5款e:HEV混动车型持续绽放i-MMD兼顾性能与环保的技术魅力,满足从年轻个性到精英家庭群体的多样化需求。
第四代i-MMD插混系统
持续升级新智驾科技,智能守护安全出行。不同于侧重娱乐功能拓展的产品设计理念,广汽本田始终更关注驾乘安全,将通过Honda SENSING 360安全超感系统,进一步守护智能出行。2024年,雅阁车型将搭载接近L3级别的“Honda SENSING 360+”,这是该系统的全球首次应用,将带来更强大的智能安全守护。
Honda SENSING 360
Honda CONNECT 4.0
此外,广汽本田还深度研发新智座科技,实现人车交互持续进化。全新Honda CONNECT 4.0智导互联系统进一步扩大应用,把人车交互深入到用车生活全维度,不仅带来超前的娱乐便利体验,更打造了“刷脸能识别、开口能帮忙、全程能感知”的无忧出行,体验更省心。
在寒气逼人的2023年,64万用户坚定选择了广汽本田,给予在新千万时代坚韧前行的信心和力量。广汽本田有25年的价值积淀,更有25岁的少年拼劲,相信只有给用户真正需要的价值,才能赢得用户的选择,最终穿越竞争的长河。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拆车坊,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在吃瓜群众们的一片助威声中,去年咱们自主品牌红红火火恍恍惚惚吼吼吼吼。对比起国内的老牌合资品牌跌跌不休的惨况,自主品牌大都环比同比双升。根据乘联会的数据,去年自主品牌零售市场份额同比增长4.6个百分点,达到52%,实现了对合资品牌的反超。这么耀眼的成绩,放到国际舞台上又是怎样的位置呢?最近有机构发布2023全球十大汽车销量排行榜,咱们看看我们排第几。
TOP 1:丰田集团
年销量:1065万辆
拿下2023年销量冠军的,依然还是日本丰田。虽然丰田去年在中国市场表现不佳,已经是连续两年走下坡路。但得益于北美和欧洲市场起到的拉动作用,使得丰田在那些国家地区产销两旺,尤其是混动车型。而且其营业利润很高,据官方预计截止2024年3月的财年利润高达304.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186亿,啧啧啧啧。
TOP 2:大众集团
年销量:924万辆
大众未能实现对丰田的超越,以年销924万辆新车屈居第二。其中大众品牌销量为487辆,给集团贡献了超一半的销量;奥迪品牌则约卖出190万辆,近73万辆卖在了中国。而从分片区来看,大众集团在西欧的销量反超中国市场,约327万辆;中国市场则卖了324万台,同比仅微增2%。
TOP 3:现代集团
年销量:730万辆
别看韩系车貌似不堪一击的样子,其实也就这些年在中国市场的假象。放在全球市场,现代集团也还是赚得盆满钵满,业绩蒸蒸日上的。现代集团旗下包括现代和起亚两个品牌,前者全球销量约422万辆,同比增长6.9%;后者全球销量309万辆,同比增长6.3%。而在中国市场,北京现代去年也还是卖了25.7万台,同比微增2.8%。
TOP 4:斯特兰蒂斯集团
年销量:640万辆
斯特兰蒂斯集团现在家大业大,又FCA和PSA合并,旗下多达14个知名牌子,像什么标致、雪铁龙、DS、菲亚特、克莱斯勒、Jeep、道奇、玛莎拉蒂、阿尔法·罗密欧、欧宝等等等等。但这些品牌大家也都知道,在中国市场都是边缘化的,所以它的主要市场在欧洲和北美。
TOP 5:雷诺-日产-三菱联盟
年销量:628万辆
人家海外的车企发展了多少年,都发展成抱团取暖的样子。不知咱们以后会不会有“吉比奇长”联盟呢?诶,这名字咋怪怪的。说回雷日三联盟,一轮狗血剧之后,日产跟雷诺最终达成协议,双方互持15%股份,合作开始翻篇。销量上,联盟全球共卖出628万辆新车,主战场也是在欧洲和美洲。而中国市场则被浇了冷水,雷诺和三菱就不用说了,日产包括商用车在内,在华销量不到80万台,同比下滑24.8%。
TOP 6:通用汽车集团
年销量:487万辆
通用汽车排在第六,虽然过去一年在中国市场表现不咋滴,但在美国市场,通用依然是老大,全年卖出257.8万辆车,超过丰田和福特。另外呢,1月初的时候通用也发布了在华销量,约卖出210万台,其中包括约120万辆的上汽通用五菱。
TOP 7:本田汽车
年销量:397万辆
本田是第三家上榜的日本车企,去年卖出397万辆,同比出现下滑。而在中国市场,东风本田贡献了61万辆的销量,而广本更多一点点,为62万辆。其中卖得最好的车型是CR-V,卖了21.4万台新车;其次是雅阁和思域,分别卖了17.9和17.8万辆。
TOP 8:福特汽车
年销量:395万辆
第八名福特汽车,跟本田销量想去不大。不过这些销量都还是预测估算的,因此福特跟本田谁七谁八不好说。根据惯例,福特最大的市场还是在北美。光是皮卡车型,在北美就吃香喝辣的了,比如F系列就售出了75万辆。不过在中国市场情况依然不容乐观,乘用车全年销量大概为23.3万台,同比下滑7.1%,谢谢长安。
TOP 9:比亚迪
年销量:302万辆
虽则比亚迪去年旗下车型大卖特卖,全年狂销302万台,同比大涨61.8%,状态十分胸。但是放在全球范围,跟其它老家伙的销量一笔,就只能排在第九,更不用说其它自主品牌了。不过这也是个好的开始,万里长征也得一步步走。而且必须认识到,这是中国车企首次冲进全球销量TOP 10榜里跟列强们较量,是中国汽车工业70年来的里程碑时刻。
TOP 10:铃木
年销量:301万辆
第四家上榜日系车企,竟是铃木。铃木2018年败走中国,留下长安在风中萧瑟。不过它在日本本土和印度市场混得非常不错,比如印度,是铃木一直重视的市场。据称铃木占了印度近40%的市场份额,最畅销的车型中超一半都是挂铃木标的。同时2023年的这个301万辆销量成绩,应该也是创铃木记录的。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漫部落,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撰文 / 钱亚光编辑 / 刘宝华设计 / 戈 弋
在
特斯拉
2024年1月的财报电话会议上,CEO伊隆・马斯克提到特斯拉在日本卖不动,那么日本的电动汽车销售情况如何呢?是不是只有特斯拉尴尬呢?
其实,日本电动汽车销量还是在大幅增长的,但限于基数较低,因此体量确实不大。日本汽车经销商协会(JADA)及日本轻型汽车协会联合会(JMVA)1月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日本电动汽车销量(仅包含乘用车,不含货车、巴士等商用车)年增超五成,至88535辆,创有数据可供追溯的2009年以来历史新高,占日本整体乘用车销量比重2.22%,较2022年(1.71%)上升0.5个百分点,史上首度突破2%。
日产
Sakura
为日本最畅销的电动汽车,搭载具有反向供电能力的20千瓦时电池组,电机功率47千瓦,扭矩195牛·米,极速130公里/时,续航里程180公里,快充40分钟可以充至电量80%,拥有日产ProPILOT Park自动泊车系统。在当地的售价178万日元起,约8.54万元人民币。其2023年在日本销售量37140辆,市场占有率42%,年增长率70%。
其次是日产Leaf,年销10026辆,市场占有率11%。另外,特斯拉、
比亚迪
等进口电动汽车销售也大增。日本汽车进口商协会(JAIA)公布的统计数据指出,2023年日本进口电动汽车(不含日系车厂)销量年增60%至22890辆,连续第五年增长,年销量首度冲破2万辆,创下历史新高,占整体进口车销售量比重也达历史新高的9.2%。
而在2024年1月,日本
纯电动
汽车的进口销量仍呈现出积极的增长态势,同比增长了11%,达到1186辆。
对日本来说,汽车行业的生存至关重要,因为是该国经济的支柱,与大约550万人的就业有关,如果将商用卡车,摩托车和运输部门纳入其中,则为850万人。
因此,日本汽车工业如何面对电动时代的挑战,将成为其未来生存质量高低的关键。
日本电动汽车一瞥
春节期间,记者是在日本东京度过的,在游玩、购物之余,顺便观察了一下日本电动汽车的现状,角度可能比较片面,仅供参考。
周六在新宿逛街时,我去特斯拉4S店看了看。店铺面积比
北京
华贸中心的特斯拉店大一倍不止,里面摆放着特斯拉的
Model S
、
Model X
、
Model Y
和
Model 3
四款在日销售的车辆,据导购小姐反映,风头正盛的Cybertruck目前没有在日本销售的计划。
从售价上看,各车型换算过来和北京的价格差不多,如果算上贴补,或赶上特价,比北京便宜多了。可是店里的人气差远了,店内看车的包括笔者,只有三拨人,店铺里显得空空荡荡。经向导购小姐咨询,特斯拉在日本的销售确实情况不太好,实际销量她不愿透露,而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特斯拉Model Y ;正常价格563.7万日元(27.04万元人民币),补贴后453.7万日元(约合21.77万元人民币)
特价Model Y补贴后419.9万日元,约合20.15万元人民币
一是日本公共交通非常发达,像东京这种大都市,乘坐火车、地铁、公共汽车出行非常方便,愿意买车的人并不多,即使买车,也更喜欢买本国品牌,更愿意开体型小巧的车型。
2023年日本销量前十名都是日本品牌,而且都是小型车,销量冠军是
丰田
雅力士
,全年销量19.43万辆,较2022年增长15.3%。雅力士是一款A0级小车,使用TNGA-B平台打造,车长3940毫米。售价范围在147万-254.8万日元,约合7.05万-12.23万元人民币。
在日本,进口车一直卖得不好,更别说价格更贵的电动汽车了。特斯拉虽然价格与其他地区相比不算高,算上补贴甚至比中国还低,但与日本畅销车相比,价格还是高了不少,也不是日本人喜欢的尺寸。我在东京的街面上特意注意过电动汽车,可能是走的地方比较少,从始至终一辆电动汽车也没看到。
二是在日本电动汽车的使用并不便宜。目前日本电力有3/4来自化石能源,电费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远高于我国。根据globalpetrolprices.com的数据,2024年1月,日本住户电价是0.209美元/千瓦时,而我国是0.076美元/千瓦时,日本电价是我国的2.75倍。
而在2023年12月,日本汽油价格为1.158美元/升,中国是1.169美元/升,两者价格相差无几。如果从省钱的角度考虑,电动汽车远不如油耗只有3-4升/百公里的混动车型实惠。
三是日本的补能基础设施也不完善,电动汽车充电不方便。比如特斯拉在东京只有104个充电站,根据2024年2月日产汽车公司的报告显示,日本公共场合充电桩和家用充电桩数量达到4万个。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截至2023年12月,北京仅公共充电桩就有12.91万个,全中国公共充电桩是272.6万个。而中国充电联盟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年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859.6万台。
根据日本基础设施提供商Enechange Ltd.的数据,日本差不多4000人一个充电桩,而BloombergNEF汇编的数据显示,在欧洲是500人一个充电桩,在美国是600人一个,在中国是1800人一个。
我在东京的7天时间里,虽然没有刻意地找,但无论是在市中心停车场,还是在居民区的公共停车场和家用停车位上,都没有发现充电桩。
在苹果地图上,我在住地附近找到一些充电站,多数充电站有2-6个充电桩,有一家充电站有60个充电桩。从充电的速度看,除了特斯拉有250千瓦的超充桩,其他的快充桩充电功率只有40千瓦,而在那个有60个充电桩的充电站里,只有一个40千瓦的快充桩,剩下59个都是1.2千瓦的慢充桩。
根据EVSmart网站提供的信息,该充电站充电费用根据使用的充电卡不同而不同,如果充电时间比选择的时间短的话,剩余的时间会结转到下次。
如果是e-Mobility Power(eMP)公司的用户,可以直接使用充电会员卡充电(月租含税价格4180日元,快充桩含税价格27.5日元/分钟,慢充桩含税价格3.85日元/分钟)。
如果是用JCN(Japan Charge Network,日本充电网)的卡,用快充桩前5分钟82.5日元,之后16.5日元/分钟;用慢充桩时,前15分钟为33日元,之后每1分钟2.2日元。
如果使用nanaco充值卡,快充桩充电15分钟247日元、30分钟495日元。慢充桩充电1小时132日元、2小时264日元、3小时396日元。
按照2月19日的汇率,1 日元 ≈ 0.048 ;元人民币,读者可以以此计算折合人民币的充电费用。
以混动利润推动电动化
虽然电动汽车在日本处境不佳,但日本还是认识到了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增长态势,并认为这是汽车行业发展的大机遇。
日本政府正计划提供为期十年的税收优惠政策,以促进电动汽车生产和半导体设备制造等五个领域的大规模生产。拟议的税收激励政策将包括每辆电动汽车减免40万日元(约合1.92万元),每升可持续航空燃料减免30日元,以及每吨绿色钢铁减免2万日元。
日本车企开始力图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准备用混动车型的利润投资电动汽车,扩大电动汽车的生产。
丰田、
本田
、
马自达
和
斯巴鲁
正在大力开发下一代电动汽车。新一波电池驱动汽车将在2025年以后到来。日本汽车制造商表示,他们将利用新的制造技术,甚至可能采用固态电池,届时日本电动汽车将成为世界级的竞争对手。
最近出现的裁员、取消IPO、经销商的怀疑、销售放缓、投资削减、无情的价格战等一系列负面因素,让汽车行业对电动汽车的乐观情绪迅速低落。在电动汽车细分市场开始失去动力的同时,日本的汽车制造商正在利用他们的电动转型阵容赚钱,比如丰田和本田的油电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大增。
2023年,丰田集团的全球销量在混动汽车的推动下增长了7%,达到了1031万辆,其中
油电混动
汽车飙升了31%,达到342万辆,占其全球交付量的33%,高于2022年的27%。
由于它们的利润率相对较高,丰田预计在截至3月31日的当前财年,营业利润将达到创纪录的4.9万亿日元(约合2350亿元人民币),几乎是前一年的两倍。丰田的净收入也将创下新高,达到4.5万亿日元(约合2158亿元人民币),是
福特
和通用汽车合计账面净值的两倍多。
在最近一个季度,丰田的营业利润率达到了惊人的14%。自1月1日以来,投资者已将丰田股价推高了约26%,以此表示对丰田电动化发展路线图的支持。
本田表示,混合动力收入是为未来电动汽车提供资金的关键。这家日本第二大汽车制造商刚刚为美国推出了一系列新的电动汽车,但它们要到2026年才会开始上市。本田本财年实现创纪录营业利润的预期,将使这一举措受益。
马自达的目标也是获得创纪录的利润。该公司首席财务官杰弗里・盖顿(Jeffrey Guyton)表示,随着该公司加大对产品线的电气化投入,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商业评论,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2024-06-16 20:59:14
2023-11-28 16:32:54
2024-06-18 14:48:59
2024-06-18 10:19:08
2024-06-17 01:03:44
2024-06-16 18:1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