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1 14:16:04 | 二手车
【2024年3月8日,
上海
】进入成立40周年之际的上汽
大众
迎来了“热辣滚烫”的龙年开局。不仅多款新产品蓄势待发,开局市场表现也跑赢大盘,一路向上。乘联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1-2月,上汽大众累计销量17.8万辆,同比增长15.4%,用产品品质和品牌实力说话。
燃油车强势领军 价值拉满
燃油车方面,
朗逸
家族、
帕萨特
家族和
途观
家族“三驾马车”表现强势。朗逸家族龙年续写“国民家轿”传奇,1-2月累计销量突破6万辆,再夺乘用车销量总冠军。标配多项越级配置、下定享1500元现金抵用券或三年无忧保养套餐、三年残值率高达80%,朗逸家族将价值拉满,让用户买得省、用得爽还换得起。凭借高品质、高保值等差异化优势,朗逸家族已赢得近600万车主的信赖。
帕萨特家族双月累计销量破4万辆,位列中高端轿车市场双月销量第一。其创新的双前脸设计、丰富的大众IQ.科技,以及头等舱级别的舒适座舱等高价值配置,刷新B级轿车品质标杆。作为燃油
SUV
市场的“常青树”,途观家族延续势头,双月累计销量突破2.9万辆,位列合资
SUV
市场第一,给予用户合资
SUV
性价比之王的良好体验。
新能源继续领跑 轻松“上车”
新能源方面,上汽大众ID.家族1-2月累计销售超1.6万辆,同比增长123.3%,继续领跑合资纯电阵营,坐稳新能源品牌第一梯队位置。作为ID.家族的主力热销车型,ID.3继承大众汽车的德系品质基因,以前麦弗逊式+后多摆臂式独立悬架、德系底盘调校、
后置后驱
、
三元锂电池
等高价值装备,成为兼具超强产品力和超高性价比的“12万+品质纯电爆款”,赢得用户青睐。
近日,ID.3一举打出“1.99万无压首付+1399元贴地月供+3年至高6折保值回购”新购车政策,以颠覆性的营销玩法,极大地降低用户拥车成本,助力用户轻松“上车”,亮出回击价格战的首个“王炸”。全新的营销玩法,一方面依托于上汽大众坚挺的产品品质,另外也是基于对车辆残值和品牌价值的充分信心。在《2023年度中国汽车保值率报告》中,ID.3、
ID.4 X
和
ID.6 X
均位于同级市场前列,在激烈的新能源市场中,ID.家族用实力和口碑说话,为用户带来更出众的绿色出行方式。
双车惊艳亮相 产品出新再加速
进入40周年之际,上汽大众产品出新的节奏也不断加速。开年两个月里,
途观L
Pro和ID. 7 S工信部申报图先后公布。其中途观L Pro是途观L换代车型,双前脸造型惊艳亮相,迎来颜值再进阶。新车秉承大众优秀设计品质,同时融入更多活力、智能化的细节设计,营造出纯粹、动态、充满科技感的都市新格调。而作为上汽大众旗舰纯电轿车的ID. 7 S延续了ID. NEXT的设计理念,不仅体现了简约动感的设计美学,也彰显了作为旗舰轿车的精致和优雅。两款新车预计将很快与中国用户见面。
40周年开新局,共赴出众年!上汽大众以品质为王的高价值产品和用户为先的营销举措,推动销量逆势向上。接下来,上汽大众将坚持燃油车和新能源齐头并进,加快更多产品上新,继续以可靠的产品和品牌价值成为用户信赖的出行伙伴。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辣些车事,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易车讯
近日,官方宣布一汽-大众将2024年定义为“自强“之年,继续聚焦“以用户为中心”,加快电动及混动产品落地,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年度销量目标在190-200万辆之间。
首先在大众品牌方面,将以百万规模、油电共进、效能领先为战略目标,制定规划、开展业务。全年销量目标105万辆,燃油车继续保持住头部优势,ID.家族冲击10万量级。
燃油车全面升级产品阵容,投放两款全新产品及多款年型,包括全新迈腾与中期改款高尔夫。此外,为满足用户需求,补充现有产品线,一汽-大众正自主开发全新电动车型,现有燃油车型将全系搭载自主研发的全新混动技术。
奥迪品牌方面,在产品上将坚持“油电双线”发展,强化产品竞争力,Q6 e-tron、A6 e-tron等最新PPE平台产品将推进生产工作进度。此外,奥迪A3家族也将迎来改款。
品牌锐化和营销升维方面,奥迪将充分发挥其品牌的百年沉淀和豪华稀缺体验,突出差异化优势,并加大使用数字化手段,构建直面用户的营销能力。面对新的竞争形式,一汽奥迪也会积极推动内部革新创变,提升运营效力,创新管理思路,优化组织架构和运营机制,提升服务工作的效果和效率。
2023年捷达品牌通过股东双方的批准,获得新车出口授权,2024年将开拓海外销售渠道。此外,在用户维度上也将继续提升用户体验,探索“用户共创”的模式,打造全新的“用户品牌”。同时捷达也将在“油电共进”的战略指导下,夯实燃油车阵地,加速新能源布局。
1月4日,一汽-大众公布了2023年全年销量数据,2023全年销售整车超过191万辆,同比增长4.8%,市场份额8.6%。其中大众品牌累计销量超105万辆,同比增长0.9%,连续两年实现正增长;奥迪品牌累计销量近70万辆,同比增长 9.8%,销售增长率位居一线豪华阵营第一;捷达品牌累计销量超16万辆,同比增长10.3%,市场份额创历史新高。
打开易车App,点击首页“智能化实测”,多角度了解热门新车科技亮点,获得选购智能电动车的权威参考依据。
一家车企,如果对某个细分市场久攻不下,或者想开拓更多的细分领域,一般会怎么操作?
很多
厂商
首先想到的就是:搞个新品牌。
因为新品牌一般都有新人设,也会有新玩法,有可能带来一些新气象。
比亚迪
搞出了
仰望
、
腾势
和
方程豹
,
长安
有启源和深蓝,
长城
有
坦克
、二手车
魏牌
和
欧拉
,吉利有银河、
领克
、
极氪
。
效果好像都不错,于是,跟风者就要来了。
那么,2024年有哪些
厂商
会采取这种玩法呢?
1、大众:ID系列表现不佳,新品牌换个玩法?
在燃油车领域,
大众
表现尚可,1-11月份国内累计销量突破270万辆,超过了比亚迪。
在新能源领域,大众ID.系列11月份销量接近3万辆,称得上是一方诸侯。
但需要注意的是,大众与
丰田
不一样,它对电动汽车并无抵触心理,它是真的要转型的,那么这个表现就不太够看了。
近日有消息称,
一汽
-大众计划推出自己的新能源品牌。
鉴于目前ID. 系列车型均为纯电,新品牌可能会专注于插混车型。
如果计划成真,那么它至少可以带来两个好处。
第一,新车的投放速度会加快;第二,它可以覆盖更多的消费人群。
但它也面对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如何理清与一汽、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安徽大众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其次,新品牌如何定位?要做电车领域的“捷达”吗?
2、丰田:世极要成为独立品牌?
世极
,是丰田旗下的
大型SUV
,此前曾经在广州车展期间亮相,预计售价达到200万元,号称丰田的
劳斯莱斯
。
现在市场上有丰田准备把世极变成独立品牌的传闻,就像
皇冠
、
兰德酷路泽
、
雷克萨斯
一样。
面对蓬勃发展的新能源市场,丰田表示“不慌”,它必须要稳住自己的传统市场。
不过在中国市场,丰田这个动作成功与否,都不太重要了,原因很简单,时代已经变了。
3、本田:东风本田灵悉已成立
日系三兄弟在新能源市场上的表现都比较一般,不过它们采取的对策还是有点不一样的。
早在今年9月底,
东风
本田
就宣布退出全新的新能源品牌,名为“
灵悉
”,它有自己的新LOGO,也有自己的专属
纯电动
平台,同时还推出了首款概念车
灵悉L
,预计将会在2024年正式量产上市。
从概念车上来看,灵悉的设计风格将会以年轻化为主,车身线条、车身姿态都比较个性化,与目前东风本田的e:NS有比较明显的区别。
根据东风汽车的规划,未来的电动化策略将会围绕油电混合、e:NS和灵悉展开,预计将在2030年之前推出10款以上的纯电车型。
现在的问题是,有了新品牌,就真的能做起来吗?
或者可以这么说:如果有了新品牌就能做起来,那e:NS为什么没有做起来?
现在就看灵悉的
纯电动
平台怎么样了,如果真的得到用户认可,那就可以证明,东风本田在新能源领域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4、华为系:谁想来吃肉?
今年下半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被华为搅得热火朝天,华为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带动了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领域的内卷。
根据华为此前的规划,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合作品牌以“界”命名,除了已经确定的北汽与江淮,鸿蒙智行可能还会有一汽等
厂商
加入。
华为汽车业务已经独立运营,相信会打消不少合作伙伴的疑虑。
不过。华为的强势作风仍然有可能起到负面作用,加入鸿蒙智行的车型,华为将从研发、生产、销售和售后全方位负责,这会劝退不少潜在的合作者。
华为的内心世界是:我这儿有好东西,事情交给我,保证你赚钱。
其它
厂商
的内心世界则是:交给你,那还要我干什么呢?
但让其它
厂商
无奈的是,加入鸿蒙智行的车型还真能卖得出去,11月份
问界M7
销量达到1.7万辆。
2024年的华为系,前景如何很难下定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它会让不少
厂商
继续纠结于合作还是不合作。
值得注意的一个细节是:华为已经申请了一系列“界”字辈商标,包括“问界”、“
智界
”、“勇界”、“慧界”、“筑界”、“傲界”、“知界”、“羿界”、“尊界”、“擎界”等。
看样子,这是要一揽子全收了的节奏?
5、蔚来:终于要搞低端品牌了?
11月份
蔚来
汽车销量仅为15959辆,它已经在月销1.6万上下徘徊了三个月之久。
其实蔚来的车性能还是不错的,但有一个明显的问题:太贵了,超出了大多数人的承受能力。
但如果在现有车型的基础上降价,又会影响整个品牌的高端属性。
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搞个低端品牌。
当然,这个“低端”,是相对于蔚来在售车型来说的。
根据蔚来汽车此前的说法,其将会在2024年下半年推出
阿尔卑斯
品牌,售价区间为20-30万元。
阿尔卑斯品牌预计仍会保持比较强大的性能,800V高压架构之类的不会缺席,换电模式也会坚持,但一些高端配置和服务可能会砍掉。
技术方面,蔚来是真有东西的,而且比我们许多人看到的都要多。
但问题是,2024年下半年才发布,正式走量估计要等到2025年了,这个时间,还赶趟吗?
6、小鹏:联手滴滴搞事情?
低端市场,不单蔚来想做,
小鹏
也想做,不过,小鹏想做的“低端”是真低端:15万元以下的新能源车型。
8月28日,小鹏宣布与
滴滴
达成合作,具体内容就是,滴滴把旗下的智能电动汽车业务打包,换取小鹏汽车3.25%的A类普通股,这次交易,造就了小鹏的低端品牌:小鹏MONA。
滴滴大家都是知道的,它做的就是网约车,即便自己造车,也不会造什么高端车型,此前它与比亚迪合作的D1,就是面对B端市场,也是15万元级别。
小鹏也想入局15万元以下的市场,而网约车、出租车是个很大的市场。现行政策规定,网约车使用年限达到8年就要强制退出市场,这催生出了每年237万辆的换车需求。<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二师兄玩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长安汽车2024年1-2月自主品牌新能源销量7.5万辆同比增长54%易车讯近日,长安汽车公布了旗下中国品牌新能源销量成绩,在2024年1-2月,共销售7.5万辆,同比增长超54%。其中,深蓝汽车、阿维塔交付同比翻倍,长安启源累计销量突破55000辆。具体来看,深蓝汽车2月累计交付9994辆,同时旗下深蓝SL03与深蓝S7均推出了荣耀版车型,在车型
视界观察|2024年度车企“小目标”,销量翻番或可期?前瞻观点:传统车企相对稳健,新能源车企相对激进,稳健中有转型的隐忧,激进的背后是不疯魔不成活,但共同点是,所有人都在卷技术、卷营销、卷出海、卷一切。截至本文完成,已经有十几家车企给出了2024年销量目标。销量目标不仅仅是车企想要达成的目标,更是不少车企必须达成的目标。经历了23年的腥风血雨,让我们看看车企们纷纷立下了怎样
洗牌愈发加速,价格战将继续,2024年中国车市10个预判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均突破3000万辆,分别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比去年增长了5.9%。两年前,你能想到这样的结果
长安汽车公布多个品牌新车规划2024年将冲刺280万辆销量目标易车讯1月16日,在2024长安汽车全球伙伴大会上,长安汽车公布了长安猎手、深蓝汽车、阿维塔、长安凯程、长安启源、长安马自达等品牌的新车规划。此外,长安汽车宣布2024年将冲刺280万辆的销量目标,坚决完成5%的降本目标。新车规划方面,2024年一季度,首款增程皮卡长安猎手将开启交付;二季度,深蓝G318将
理想汽车下调2024年一季度销量预期预计交付量76000-78000辆易车讯3月21日,理想汽车发布公告,由于销售订单不及预期,预计2024年第一季度的车辆交付量为7.6万至7.8万辆,该展望更新了此前发布的10万至10.3万辆的交付量预期。可以看出,新交付量预期相比此前减少了2.2万辆至2.7万辆。根据理想汽车公布的今年销量数据显示,1月共计交付新车31165辆,2
一年超30款新车,大众提速狂奔过去的2023年,对于大众集团来说可能是复杂动荡的一年。年中时分,大众集团高层架徒生变革。5月,大众裁掉CARIAD大半董事会成员,首席执行官DirkHilgenberg下任,CARIAD被迫进入重组阶段;6月末,受到低迷销量的持续影响,奥迪CEOMarkusDuesmann卸任离职;7月,保时捷北美区CEOKjellGruner突发离职。高层频繁
长安汽车2024年1-2月自主品牌新能源销量7.5万辆同比增长54%易车讯近日,长安汽车公布了旗下中国品牌新能源销量成绩,在2024年1-2月,共销售7.5万辆,同比增长超54%。其中,深蓝汽车、阿维塔交付同比翻倍,长安启源累计销量突破55000辆。具体来看,深蓝汽车2月累计交付9994辆,同时旗下深蓝SL03与深蓝S7均推出了荣耀版车型,在车型
电动汽车销量排行榜前十名2024年1.比亚迪比亚迪品牌诞生于深圳,成立于1995年,业务涵盖汽车、轨道交通、新能源和电子四大领域。2003年,比亚迪成为全球第二大充电电池生产商,并在同年成立比亚迪汽车。比亚迪汽车坚持自主研发、自主生产、自主品牌的发展道路,产品设计融合国际时尚与中式审美。2.特斯拉汽车特斯拉是一家美国电动汽车及能源公司,总部位于帕洛阿托,由马丁·艾伯哈德和马克·塔
2024-06-15 23:22:15
2024-06-18 15:24:06
2024-06-18 09:20:45
2024-06-18 14:48:59
2024-06-18 16:45:31
2024-06-18 14: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