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3 18:09:21 | 二手车
4月25日,以“新时代 新汽车”为主题的2024(第十八届)
北京
国际汽车展览会正式拉开帷幕。
今年的北京车展展出全球首发车117辆,概念车41辆,新能源车型278辆。纯电、插混、增程、氢能等各类新能源汽车百花齐放,昭告着新能源时代的到来。
本次车展,
小鹏
亮相了诸多重磅产品,包括小鹏X9、AI天玑系统,以及外界期待已久的小鹏第二品牌MONA。
按照规划,由AI做核心驱动的MONA将在6月份正式对外发布。小鹏汽车产品营销总监郑荣卿表示,他们有信心在MONA到来之后会出现现象级效应,做到“上半年看小米,下半年看MONA”。
以下为采访实录整理:
汽车产经:
这次北京车展外界对小鹏有很多期待,有哪些亮点可以跟大家分享?
郑荣卿:
车展上,我们首先发布了X9,X9在去年年底上市,连续拿下今年1-3月份纯电MPV销冠、纯电三排座销冠。
还发布了AI天玑系统,这是行业首个将AI技术全面应用于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的操作系统,将全球首个AI量产大模型上车,可以提升整体的感知能力和体验性。
具体来讲:第一,我们将行业首个量产的2K纯视觉占用网络大模型上车,采用超过200万个网格重构世界,网格精度高于业内最高精度2倍以上,处于行业领先的水平;第二,搭载了最新的AI系统,让用户在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的体验上达到全新高度。
除此之外,还展出了P7i的最新版型702 Max鹏翼版,这个车型在上周的销量超越Model3、
极氪
007、蔚来ET5,成为周度的中型纯电轿车的销量冠军;还有小鹏G9,它在上周易车公布的周销量榜单里,是中大型纯电SUV的第一名。另外,现场还展出了全球领先的飞行汽车。
汽车产经:
小鹏G9在国内市场的销量非常好,也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上市了,3月份还进入了德国,在全球市场上挑起大梁,G9的底气在哪里?
郑荣卿:
G9是领先市场产品一代的车型,开创了多个第一。
第一,G9在全国可以实现260个城市的智驾能力,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G9的智驾不只是全国都能开,而且是全国都好开。
第二,G9是全球第一个把800V、碳化硅的快充技术进行量产的车型,真的做到了一杯咖啡就把电充满。
第三,G9搭载百万级豪车的底盘,不光是智能化数字底盘、EEA电子电气架构,在硬件上,它搭载了全球先进的双腔空悬,我们原装进口了全球最好的双腔空悬,确保整体通过软件和硬件的结合给用户最好的体验,做到过坑不颠,过弯不晃,后排不晕。
基于超强的产品力,G9在全球市场的成绩都非常优秀,比如,在丹麦是中大型纯电SUV销量冠军。最近有近千台的G9发到欧洲,创造了单船整体价值超过5个亿的记录。
另外,G9的用户口碑也非常不错,换购的车主很多原来都是新能源车主,可能从轿车换购为G9,还有很多BBA用户换购G9,用户画像非常先锋。
汽车产经:
您提到G9在智驾方面的能力非常突出,前几天小鹏领先
特斯拉
等车型,登顶了IDC智能驾驶能力评估的榜首,网上很多朋友说“全球智驾看中国,中国智驾看小鹏”,优势具体体现在哪里?
郑荣卿:
第一,从智驾的应用来看,小鹏在国内的XNGP已全量覆盖全国260个城市,应用非常广泛,做到全国都能开。最近小鹏在德国已成功完成高速NGP路测,成为第一个在海外成功进行智能驾驶测试的中国新能源品牌,我们从全国都能开进阶为全球都能开。
从可靠性来看,小鹏的智驾做到比人驾的事故率,是人驾事故率的十分之一。同时,在城市快速、高速每一万公里接管次数仅为一次,达成了非常低的被动接管率。可以说,小鹏智驾不但好开,而且非常安全。
因此,小鹏G9的智驾车型在销售占比里面达到了80%的水平。
无论是产品体验还是用户选择,小鹏智驾已经深入人心,站在中国车企的角度来讲,我们现在已经从原来的合资合作,到在电动车领域对海外品牌实现超越。
汽车产经:
智驾是小鹏很重要的标签,很多品牌逐渐将智驾放到比较低端的车型上,在这方面小鹏是怎么考虑的?何如提供足够低成本的智驾方案?
郑荣卿:
今天发布会上,我们展示了量产大模型的上车,这里面还提到了全视觉能力,在未来我觉得主要看两方面。
第一,小鹏的车型都具备智驾能力,且销量也非常不错,通过规模经济,能够降低用户拥有智驾的门槛。我们希望有更多的用户开得上智驾,开得起智驾。举例来说,其他品牌的智驾软件需要收费,特斯拉高速要收取三万二,城区可能是六万四。但小鹏的智驾软件目前都是免费的,可以让更多用户能体验得到。
第二个,小鹏是AI智驾的创领者,在中国、在全球,我们对智驾都在不断的迭代创新。我们今天亮相了全新品牌MONA,MONA正是AI智驾的普及者,我们希望让更多受众开上具备全球超领先、超智驾能力的车。
汽车产经:
MONA下一步的节奏是怎样的?
郑荣卿:
MONA的英文是“Made of New AI”,由AI做核心驱动,预计在6月份推出。
汽车产经:
最近小米可以说是营造了现象级营销,很多车企都该向他学习,我们在一些营销上是否也会有一些借鉴?
郑荣卿:
上半年,从车企到消费者都非常关注小米,确实,小米在整体的产品端、营销端都很不错,我们也一直在学习,有很大的收获。但我们和小米是不一样的,小米更多聚焦25万级的纯电轿跑市场,它已经成为25万级纯电轿跑的现象级车型。我也有信心,在MONA到来之后也会出现现象级效应,做到“上半年看小米,下半年看MONA”。
汽车产经:
今年小鹏在渠道上有很大变革,增加了经销商比例,还推出了批售,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渠道上不可控的因素,会采取哪些措施来保证高质量的购车服务?
郑荣卿:
经销商有不同的模式,直营、批售或者是授权模式等等,对用户来讲,不管是什么样的模式都应该从服务用户的角度出发,网络的构建可以更便捷、周到的服务于用户。
对于小鹏来讲,我们原有的纯电市场,比如一线、新一线、二线等城市做得是非常不错的,站位非常高,三到五线城市随着电动化、智能化的普及,尤其是油电同价后,发展空间也更加巨大,所以小鹏下沉市场,铺设更多的渠道和网络,尽可能贴近用户,让他买得省心,用得安心。
汽车产经:
一年多以来,汽车行业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内卷,价格战、营销战节节升级,去年到今年,您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什么?或者说在过去的一年多,对于您和小鹏来说比较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
郑荣卿:
我在去年下半年加入小鹏,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情就是G9。我们对G9进行了二次定位,进行了全新的宣发,这次动作对行业来说还是有很大影响的。
第一,再次定位后,G9的超强性价比给用户提供了一个更好的选择,G9连续十几周都是排名中大型SUV榜单的冠军。
第二,从企业层面来看,G9的又一次成功拉动了品牌销量,去年环比销量持续增长,交出了一个不错的答卷。
其实,不管如何卷,都要保障有核心的支撑点,小鹏的核心还是对智驾技术、智舱技术持续的投入和研发,今天大家看到的大模型量产上车都是小鹏不断迭代自己核心技术的成果,这些会让小鹏自己有护城河。
昨天
大众
品牌之夜,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先生受邀去到现场,放在几十年之前是不敢想象的一件事,但我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多。小鹏不断提升内在的技术含金量,为用户、行业,为推动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而努力。能够在这样的企业里面工作,我个人有很大的收获。
最后,易车是国内领先的汽车平台,希望未来持续给到小鹏更多关注,我们共同给用户带去精彩的内容,深度的见解,推动中国汽车工业高质量发展。
易车讯
1月9日,
理想汽车
公布了最新周销量。2024年1月1日-1月7日,理想汽车周销量0.43万辆,位居新势力品牌销量第二。
在中国市场新能源品牌销量方面,理想汽车位居第六。理想汽车也继续保持中国市场豪华品牌销量前五。
2023年12月,理想汽车在供应、生产、销售、交付团队的全力配合下,实现了超过5万辆的交付新纪录,全年交付37.6万辆,超额完成了2023年30万辆的目标。2024年1月初,我们各团队会稍作休整,一起迎接2024年80万辆的挑战目标。
打开易车App,点击首页“智能化实测”,多角度了解热门新车科技亮点,获得选购智能电动车的权威参考依据。
前瞻观点:
传统车企相对稳健,新能源车企相对激进,稳健中有转型的隐忧,激进的背后是不疯魔不成活,但共同点是,所有人都在卷技术、卷营销、卷出海、卷一切。
截至本文完成,已经有十几家车企给出了2024年销量目标。销量目标不仅仅是车企想要达成的目标,更是不少车企必须达成的目标。经历了23年的腥风血雨,让我们看看车企们纷纷立下了怎样的flag?
传统车企 稳中有升二手车
比亚迪
作为销量最多的车企,
比亚迪
是少有的完成了年度目标的车企,2023年销量301.3万辆,完成年度目标300万辆。网传在2024年,比亚迪年度目标为450万-500万辆,同样是大踏步前进。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创建的多个品牌,加上今年打出的影响力和技术实力,让这个目标脱离了空想。
技术实力带来的品牌口碑攀升,加上出海所能带来的销量增长,2024年的比亚迪有很大可能延续去年的势头,继续征伐之路。
2 月 1 日,比亚迪在港交所公告,披露了2024 年 1 月的销量数据:1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0多万辆,同比增长 33.14%。相比23年12月的30多万辆虽然有所下降,但乘用车出口量达到3.6万辆,同比增长247.5%,依然欣欣向荣。
长安
长安
汽车给出的2024年销量目标是280万辆。2023年,长安汽车的销量超255万辆,同比增长8.7%,目标完成率为91.07%。虽然并未完成目标,但280万的目标也并不显得好高骛远。同时,长安汽车也给出了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75万辆。
这几个数字的信心是建立在2024年有大量新品发售的基础上的。
根据长安汽车给出的新品计划,一季度,全球首款增程皮卡
长安猎手
将开启交付;二季度,深蓝硬派
SUV
G318将正式上市;三季度,
阿维塔
旗下第二款
SUV
E15、深蓝C857、
长安凯程
G393正式亮相;四季度,新汽车CD701、阿维塔中型轿跑 E16、
长安启源
C798、长安
马自达
J90A等将推出。长安也在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将在东南亚市场导入
阿维塔11
、Lumin、CD701等7款以上新能源产品。
整体来说,众多的新品加上海内外同时发力,长安汽车的目标可以说是相当稳健。
只是深蓝定下的目标较高,可能需要今年推出的新车成为爆款才能达到。从目前发布的销量数据来看,长安汽车1月份销量达到了28万,同比增长63.19%,环比增长30.35%,可以说是来了个开门红。以现在的势头,长安汽车完成年度目标不在话下。
广汽
广汽集团
2024年年度销量目标为275万辆,其中,自主品牌目标110万辆,旗下新能源乘用车品牌广汽
埃安
2024年将挑战80万的销量目标。2023年全年,广汽集团累计销售汽车250.5万辆,新能源汽车全年销售549602辆,目标完成率在94.89%。广汽埃安计划增幅在66%,挑战不小,去年下半年销量下滑明显,被理想和问界持续挤压,
即使今年将推出多款新品,从目前销量表现来看,也称不上乐观。
吉利
吉利汽车
2024年的目标是190万辆。2023年吉利汽车的销量为168.65万辆,是少有的完成了目标任务的车企,从中也能看出吉利汽车比较务实。这种务实的作风也延续到了今年。
2023年吉利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持续发力,连续11个月实现了同比正增长,如果能维持这个势头,今年的销量目标想必并不困难。
同时,吉利汽车已经推出了两款新车型
极氪
007以及
银河E8
,目前看来表现不错,相信能在2024年撑起一片天。
目前吉利汽车已经公布了1月份的销量数据:21万辆,其中新能源车型销量为6.5826万辆,同比环比均实现大幅增长。以目前的销量数据来看,吉利汽车达成年度目标同样比较乐观。
长城
长城
汽车2024年度目标是190万辆。相比去年的销量和目标完成率,这个目标显然步子迈大了:2023年长城汽车销量为123万辆,年度目标160万辆,完成率77%。
长城旗下的哈弗、魏牌、坦克、欧拉、长城皮卡等品牌矩阵相对完整,但要完成目标,需要达到超过54%的销量增长,对于长城来说无疑是一项重大的挑战。
根据目前公布的销量信息,长城汽车1月销量为10万多,同比增长69.06%,其中新能源汽车销售25030辆。在新能源车领域,长城汽车的增长较多,但绝对数量仍不占优势,要想完成年度目标,长城汽车仍需在新能源汽车上持续发力。
奇瑞
章红玉在1月26日的2024
奇瑞
家宴·广州站致辞中透露,2024年奇瑞集团目标为“销量增长率力超行业10—20个百分点”。2023年奇瑞集团销量为销量188.1万辆,按照12%的销量增长率来计算,2024年销量目标约为248.33万辆,相对来说比较务实,与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所说:“2024年,我们要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不客气了。”表现的进取心截然不同。
即使只看23年销量增速,奇瑞想要达成新一年的目标也并非难事。何况,据传奇瑞还将推出多款新车,如果新能源汽车方面能够后来居上,销量增长潜力更是毋庸置疑。
1月份,奇瑞公布销量,集团销售自主品牌汽车20多万辆,同比增长107.5%,其中
捷途
品牌还在1月份迎来第100万辆整车下线,用时仅65个月,成为最快达成百万销量的中国新锐
SUV
品牌。在后续推出多款新车的情况下,奇瑞达成销量目标比较乐观。
新势力车企 普遍激进
问界
问界2024年销量目标为60万辆,是目前已经公布年度目标增幅最多的车企。2023年,问界全年销量为9.4万辆,24年的目标看起来有些好高骛远,却很有可能达成,因为
问界M7
在1月第三周周销量超7000辆,
问界M9
也是肉眼可见热度攀升,再加上问界还计划推出一款全新
SUV
车型问界M8,
只要其能够保证足够的交付能力,M7等车型能延续爆款势头,乍看之下有些可望而不可即的2024年目标也不在话下。
2024年1月,问界全系交付新车3.2973万辆,环比增长34.76%,在造车新势力中位列头把交椅。问界1月份销量基本均为问界新M7,增长趋势未来可期。
零跑
零跑汽车
2024年销量目标为40万辆。对于零跑来说,这个目标无疑有些好高骛远了,因为在2023年,零跑汽车的年销量只有14.4万辆,也未能完成23年的年度目标,一下子增幅达178%,恐怕零跑汽车今年依旧无法完成目标。但零跑汽车也不是全无希望,
2024年即将亮相的多款新车如零跑C10、C16,以及下半年推出的诸多新品,再加上与Stellantis达成的全球战略伙伴关系,都为销量增长搭建了有利的平台。
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1月份,零跑汽车的单月新车交付量为1.2万多辆,相比去年同期销量大涨978%,但与2023年12月份相比则下滑了34%。零跑汽车要达成销量目标,仍须等待新品的推出。
哪吒
哪吒汽车
2024年年度销量目标为20万辆。2023年下半年,哪吒汽车销量不振,未能完成年度目标,销量为12.7万辆,成为新势力中唯一销量下滑的车企。2024年,哪吒汽车将推出多款车型,包括山海平台首款
SUV
哪吒L
、全新
跨界车
型,还有6款全球车型,并将加速产品迭代,在海外市场也将规划建厂,哪吒汽车联合创始人、CEO张勇亲自担纲营销事务任营销总裁,可见其整改力度之大。
对于哪吒汽车来说,本年度的目标恐怕也是“不疯魔不成活”了。
根据已公布的数据,2024年1月份哪吒汽车的单月新车交付量为1万辆。同比增长67%,环比增长95%。同时,今年1月份,哪吒汽车第三家海外工厂正式在马来西亚落地,配合全球化战略,哪吒汽车仍有希望冲击20万目标。
小鹏
小鹏
汽车2024年年度目标为28万辆。2023年,小鹏汽车未能完成年度目标,销量为14.2万辆,几乎翻倍增长的新目标确实有些过于乐观。2024年前三周小鹏汽车的表现也并不出彩,
小鹏G6
优惠1万元也没能阻止销量下滑。不过,今年小鹏将推出3—4款新车,进一步拓宽产品线,且从23年年初就开展的内部改革仍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浴火重生后的小鹏汽车在新的一年是否能带来截然不同的面貌,就有待时间去验证了。
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1月份小鹏汽车的单月新车交付量为8千多辆,位居同期造车新势力销量榜单第五名。虽然相比去年同期有所好转,但小鹏要想达成年度目标仍有些困难。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世界汽车官方,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1.1-1.7理想汽车周销量0.43万辆2024年挑战80万辆目标易车讯1月9日,理想汽车公布了最新周销量。2024年1月1日-1月7日,理想汽车周销量0.43万辆,位居新势力品牌销量第二。在中国市场新能源品牌销量方面,理想汽车位居第六。理想汽车也继续保持中国市场豪华品牌销量前五。2023年12月,理想汽车在供应、生产、销售、交付团队的全力配合下,实现了超
理想汽车下调2024年一季度销量预期预计交付量76000-78000辆易车讯3月21日,理想汽车发布公告,由于销售订单不及预期,预计2024年第一季度的车辆交付量为7.6万至7.8万辆,该展望更新了此前发布的10万至10.3万辆的交付量预期。可以看出,新交付量预期相比此前减少了2.2万辆至2.7万辆。根据理想汽车公布的今年销量数据显示,1月共计交付新车31165辆,2
电动汽车销量排行榜前十名2024年1.比亚迪比亚迪品牌诞生于深圳,成立于1995年,业务涵盖汽车、轨道交通、新能源和电子四大领域。2003年,比亚迪成为全球第二大充电电池生产商,并在同年成立比亚迪汽车。比亚迪汽车坚持自主研发、自主生产、自主品牌的发展道路,产品设计融合国际时尚与中式审美。2.特斯拉汽车特斯拉是一家美国电动汽车及能源公司,总部位于帕洛阿托,由马丁·艾伯哈德和马克·塔
电动汽车销量排行榜前十名2024年1.比亚迪比亚迪品牌诞生于深圳,成立于1995年,业务涵盖汽车、轨道交通、新能源和电子四大领域。2003年,比亚迪成为全球第二大充电电池生产商,并在同年成立比亚迪汽车。比亚迪汽车坚持自主研发、自主生产、自主品牌的发展道路,产品设计融合国际时尚与中式审美。2.特斯拉汽车特斯拉是一家美国电动汽车及能源公司,总部位于帕洛阿托,由马丁·艾伯哈德和马克·塔
电动汽车销量排行榜前十名2024年1.比亚迪比亚迪品牌诞生于深圳,成立于1995年,业务涵盖汽车、轨道交通、新能源和电子四大领域。2003年,比亚迪成为全球第二大充电电池生产商,并在同年成立比亚迪汽车。比亚迪汽车坚持自主研发、自主生产、自主品牌的发展道路,产品设计融合国际时尚与中式审美。2.特斯拉汽车特斯拉是一家美国电动汽车及能源公司,总部位于帕洛阿托,由马丁·艾伯哈德和马克·塔
理想今年没有纯电新品,二季度是今年最难的一个季度5月20日,理想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聊之前先放一个重磅消息:理想今年不会发布纯电SUV产品,会放在明年上半年。这是理想汽车董事长李想原话。OK,我们继续。一季度表现:不及预期一季度交付量:80400台车。车辆销售收入:为243亿元(34亿美元),较2023年第一季度的183亿元
2024年,车企依然逃不过残酷的“价格战”【导语:大家对国内汽车市场在2024年的价格战是有预期的。但是,今年1月以来,由理想和特斯拉两家车企发起价格战,还是出乎了不少人的意料。在2024年的中国汽车市场,各家车企应该还是逃不过降价的“命运”。】撰文|张大川、编辑|禾 子1月1日,特斯拉率先宣布调价,推出Model3后驱现车保险补贴及低息金融政策,总优惠幅度高达2.2
1月第1周新能源SUV销量:比亚迪守住了!知嘹汽车/SIXGOD据2024年第1周新能源USV终端销量数据显示,市场表现呈现出明显的分层现象,在本次上榜的60款车型中,有2款车型销量超5千,18款车型在千台以上,但值得注意的是,还有几款销量不足2百台,对于有意购车的消费者,从这份榜单可以直观地了解到各个车型真实的竞争力,避免盲目跟风,真正做到过年买车不迷路。1-15名,宋PL
2024-06-15 23:22:15
2024-06-18 15:24:06
2024-06-16 10:27:51
2024-06-18 16:45:31
2024-06-17 00:05:38
2024-06-18 09:20:45